讲故事、情景式演出、做文创,这些线路既能学又能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6 11:31 1

摘要:今年,大四学生王妍所在的团支部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开展活动,在“新四军铁军忠魂”青年学习社线路学习点上,“小铁钉”讲解员声情并茂讲述的“一件旗袍的故事”,让她深受感动,她说:“‘小铁钉’讲解员年龄都很小,但是讲得很生动、很感人,我看到同学们都在悄悄抹眼泪。”

今年,大四学生王妍所在的团支部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开展活动,在“新四军铁军忠魂”青年学习社线路学习点上,“小铁钉”讲解员声情并茂讲述的“一件旗袍的故事”,让她深受感动,她说:“‘小铁钉’讲解员年龄都很小,但是讲得很生动、很感人,我看到同学们都在悄悄抹眼泪。”

这件旗袍在纪念馆二楼展厅里,旗袍的主人叫王海纹,原名俞中和,自幼长在大上海,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1938年夏,她考入上海启秀女中,受其长姐王海波(原名俞启英,化名王海波,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参加上海学生界发动的进步学生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41年,王海纹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和保护下,辗转南通、海安、东台多地来到当时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学习,成为新四军中一名文艺战士。1941年7月24日凌晨,转移至建湖北秦庄一带的鲁艺师生与日伪军“扫荡”部队遭遇,在基本没有武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师生们顽强反击,牺牲惨烈,其中就包括17岁的王海纹。

在这个故事里,王妍读懂了“何为信仰”,她说:“我们十六七岁在做什么?绝大多数人还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可在战争年代,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却要上阵杀敌、抵御外辱,面临生死抉择了,就像王海纹一样。想想看,同样是十六七岁,这一代青少年该有什么样的责任和担当?

在童声里感知战争的残酷,在故事中体悟家国情怀。团盐城市委副书记李瑛介绍,盐城“新四军铁军忠魂”青年学习社线路 依托盐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禀赋,总 结、提炼新四军青年战士们的精神和故事,将“微团课”转化、融入为纪念馆里的“一刻钟青年讲堂”,用可视、可感、可触等灵活的方式,激励、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江苏共青团不断探索与创新,打造一条条青年学习社线路,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敢担当敢作为敢奋斗。

南京“小红梅·青年学习社”已成为红色地标,频频出现在青年人的朋友圈;

常州“常州三杰”青少年主题学习空间常常“一约难求”;

无锡梁溪区“青年信仰之路”沉浸式体验的游人络绎不绝……

精巧的线路设计、热闹的课堂互动、别致的线下“团咖”……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潘晨霞已经记不清在“新四军铁军忠魂“青年学习社线路上讲过多少次“一件旗袍”的故事了。但每一次讲述,她都感到震撼、沉痛,共情于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付出。

在讲解中,她尽量不用“高大全”的词,而是将新四军指战员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比如一名新四军小战士给家人写信,他在信中既关心父母亲的身体状况,也向父母亲汇报自己在部队长高了,也变壮了。

光讲解还不行,潘晨霞常常遇到来自青少年的“挑战”

当下,青少年获取资讯的途径很多,一些浅层的、碎片化的信息借助新的传播方式,容易影响他们的“三观”。潘晨霞会遇到青少年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甚至是疑问,她得拿出真凭实据,用数字、用事实、用细节拉直青少年心里的问号

感受一次历史脉络,体验一次人物经历,让“有意义”更“有意思”“思政+”课堂的呈现方式并非单一的讲解,还有音乐、非遗、情景剧、互动答题等。

南京“小红梅·青年学习社”墙上党旗、团徽下的数字是什么意思?拿起手机,扫一扫微信公众号,一串谜题得以解开,工具墙和文创墙上的文创只要亲手制作也可以免费获得;

无锡梁溪区“青年信仰之路”的“西社”打造了沉浸式体验课堂,推出5分钟情景式微体验课《秘密会议》,让观众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在西社第一次选举团支部书记的历史时刻;

盐城“新四军铁军忠魂”青年学习社线路引导青少年自己动手,做一款新四军的臂章。 “我们纪念馆买了一台机器,青少年可以在馆里制作新四军臂章,场面火爆,有的孩子做好臂章直接就挂在书包上了。”潘晨霞说,“与其他的周边产品相比,这样的臂章是不是更有意义?”

据悉,今年团江苏省委联合省教育厅、文旅厅、省科协、省档案馆将进一步深化青年学习社路线建设,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紧扣知史爱党、科技强省、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五大主题,用青言青语讲活思政“大道理”,讲好实践“小故事”,讲透时代“大趋势”。2025年底基本实现所有县(市、区)精品青年学习社路线全覆盖,成为青少年入团入队教育的重要阵地。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