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的裕安学校校园里,每一寸土地都在书写着生长的故事。从绿植抽芽的细微声响,到善意传递的温暖回响,师生们以行动诠释生命的蓬勃与价值的升华。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 通讯员 张耀然
春日的裕安学校校园里,每一寸土地都在书写着生长的故事。从绿植抽芽的细微声响,到善意传递的温暖回响,师生们以行动诠释生命的蓬勃与价值的升华。
青绿萌新芽,生命赋诗行
在植树节跨学科课程中,学生们化身“自然观察家”,从征集家养植物到亲手制作名牌,每一步都是与生命的深度对话。
绿植聚香:各班学生分组照料家养植物,从选盆到养护,责任与关爱在点滴中生长。孩子们照料一盆龟背竹时,发现叶片上悄然萌发的裂痕:“老师说,这是它生长的印记,就像我们磕磕绊绊的成长一样。”
草木知微:借助AI检索植物信息,亲手设计名牌,将科技与艺术融入自然认知。学生们用书法、绘画为校园植物代言,让每一片绿叶都有故事。文字与生命的共鸣,让科学知识浸润了人文温度。
赤心传暖意,微光映长情
当绿意蔓延校园,雷锋精神也在裕安人的行动中熠熠生辉。
善润心田:闲置物品变身爱心商品,学生化身售货员,以微小善举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生命,善款背后是无数稚嫩却坚定的心意。以物易善,涓滴成河,每一份义卖皆为心田播撒希望的甘霖。
情暖桑榆:青丝伴白发,笑语话春秋。西乡敬老院里,八段锦展演、手绘贺卡、聆听故事……学生们用青春活力为老人送去春日的暖意。“和老爷爷对话时,我好像读懂了‘奉献’的意义。” 参与敬老活动的学生感慨道。
裕安的春天 万物皆生长
教室外,绿植攀援的轨迹与学生的成长笔记交织成册;操场上,义卖的喧嚣化作善意的溪流,润泽远方的心田;敬老院中,青春与暮年的对话,让生命的故事有了新的注脚。
生长,是看得见的拔节,更是看不见的扎根。
当学生为植物绘制生长图谱时,他们也在丈量自己的心灵刻度;当义卖善款汇入捐款箱的瞬间,奉献的种子已悄然生根。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传递光与热的生命体。
这个三月,裕安在生长。从一株绿植的萌芽,到一群少年的觉醒;从掌心托起的善意,到岁月沉淀的温情。
学校相信,当孩子们学会以敬畏之心观察生命,以赤诚之心传递价值,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颗心,都将拥有向下扎根的力量,向上生长的光芒。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