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这座以三千年文明为底色的城市,正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澎湃的创新动力、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无处不在的文化浸润,构筑起一座天然的“城市课堂”。此次开学第一课以研学为载体,带领同学们走进成都的历史记忆与未来图景,在行走中解码城市精神,在实践中书写时代答卷。
笔为帆,梦为舵
铃声是新征程的号角
9月1日,“笃行青春路,奋发筑脊梁”
天府学堂·2025成都市中小学
秋季开学第一课
如约而至
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研学之旅”正式启航
成都,这座以三千年文明为底色的城市,正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澎湃的创新动力、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无处不在的文化浸润,构筑起一座天然的“城市课堂”。此次开学第一课以研学为载体,带领同学们走进成都的历史记忆与未来图景,在行走中解码城市精神,在实践中书写时代答卷。
带着精心制作的研学卡片,四支队伍从成都规划馆出发,分别开启名为“民族脊梁·信仰为光”“创新拼搏·翼向蓝天”“文化科技·幻影工厂”“青春世运·活力无限”为主题的研学之旅,在不同维度感受成都的城市魅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次研学之旅以四川报业博物馆和建川博物馆为起点,聚焦红色记忆,引领同学们回溯那段峥嵘岁月。
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彦为同学们生动讲解了《告川康军民书》的诞生历程。“一句‘军民一心,上下共济’,点燃了四川全民抗战的热血。”从“草鞋单衣”奋勇杀敌,到“勒紧裤腰”支援后方,每一个数字、每一段往事,都勾勒出四川军民在危难面前勇于担当的精神底色。
抗战期间,四川涌现出无数宁死不屈的革命英烈:面对酷刑与诱惑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的赵一曼;积极创办救亡刊物、宣传抗日、传播革命真理的车耀先……他们以热血捍卫民族尊严,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在李家钰兄弟故居,李克林讲述了抗战名将李家钰的英勇事迹。“抗日救国出四川,不灭倭寇誓不还”,这质朴而坚定的誓言,道出了川军守护百姓、捍卫国土的使命。如今,这些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新一代勇担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在人民公园,同学们重走川军抗战路。立于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他们整理衣襟、敬献鲜花。“无川不成军”,这份深深融入城市血脉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也通过这样一堂深刻的历史课,传递给了新一代蓉城少年。
诞生于成都的歼-10飞机,被称为中国人的“争气机”,它的问世,让当时处于国际技术封锁下的中国航空工业,从“仿制跟随”迈向了“自主创新”的新阶段。在成飞公园,时任歼-10B飞机试飞副总师卢克为同学们揭开创新密码,讲述中国航空工业的硬核实力。
从鸭式气动布局让飞机通过提升升力来增强机动性能,到数字电传飞控系统实现一屏三显;从40℃高温厂房里数百项工作齐头并进,到120小时轮番作战攻克漏油难题,歼-10飞机的诞生故事,正是成都创新开拓精神的生动注脚。
在中国民航局测试中心,同学们近距离接触“航空安全”的科技内核。了解了多项尖端设备:全国唯一一台能评估航空汽油抗爆性能的“品度仪”;聚焦飞机特种油功能性评价的“航空特种油适航验证平台”;国内首个开展飞机除冰液吹脱性能测试的“除冰防冰适航验证平台”——低温结冰风洞;以及国内乃至亚洲设施最完善的“飞机防火试验验证平台”。
航空汽油品度仪评估航空汽油的抗爆性,气相结焦性能测试设备判断润滑油油蒸汽是否堵塞发动机中央通气管,低温结冰风洞可模拟极端环境测试除冰液性能,垂直燃烧试验仪严格把关飞机舱内材料阻燃性……成都正以科创力量,成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强劲引擎之一。
百亿电影如何诞生?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产业园,同学们得到了答案。在这里,“百米产业链”串联起动画产业链的上下游,相距不到百米的多家企业接力完成创作闭环,《哪吒之魔童闹海》正诞生于此。
数字文创的力量远不止于票房,哪吒IP带动文商体旅联动,更创造百亿产值、催生新兴职业,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数字文创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大胆发挥想象力,勇于尝试新的事物。”
在成都影视城,四川传媒学院唐文老师带同学们深入电影幕后,参观亚洲最大的单体摄影棚“视界一号”和全球首块8K裸眼3D巨幕,体验动捕、绿幕抠像、拟音技术等数字影视科技。如今,成都影视城已吸引超1300家影视企业、10万创意人才扎根,这里不仅是“造梦工厂”,更是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
2025年盛夏,成都迎来世界运动会这一国际性体育盛会。从潮酷的霹雳舞、惊险的攀岩,到蕴含千年智慧的武术,这座城市的开放与活力,为各类运动项目提供了蓬勃生长的土壤。事实上,攀岩、轮滑、霹雳舞、棍网球等多项世运项目,早已进入成都的中小学课堂,成为阳光体育和课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更早早融入了少年们的成长记忆。
被誉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草地运动”,棍网球融合了足球的跑动、篮球的传切和冰球的对抗,极具观赏性和参与感。目前,成都已有超过20所学校开设棍网球课程,500多名学子积极参与,成为推动该项目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前国家队队员、主教练张赢的带领下,学生们在绿茵场上挥杆传射、全力奔跑,亲身感受这项源于北美原住民的古老运动的独特魅力。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同学们还走进了成都世运会棍网球决赛现场,热情洋溢地为选手助威。赛后,大家与冠军球队面对面互动——送上亲手绘制的明信片,收获球员亲笔签名的纪念球,在激动与敬佩中,零距离体会到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和荣耀时刻。
“从公园绿道上的晨跑,到街头篮球的激烈对抗;从传统武术的代代相传,到极限飞盘的悄然兴起——成都人对新鲜事物的热情仿佛与生俱来。”张赢这样说道,“这座城市的运动活力与包容气质,既是我选择留在这里的理由,我想,也正是棍网球等新兴运动能在这里生根发芽的原因。”
在全市各中小学校
百万师生相聚云端
共同收看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的铃声已经响起
蓉城少年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解锁更多城市故事
书写属于他们的时代答卷
而成都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城市
也将继续以它的温度与力量
陪伴每一位少年
向未来,再出发!
来源:暮光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