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散文: 最是人间留不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19:38 1

摘要: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与贵州松桃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安静的小寨子,坐落在半山腰上,人们都叫它半坡寨。听寨里的老人讲,早年祖先赶牛上山吃草,发现这里的草又嫩又多,牛儿吃得饱饱的,到了晚上也不愿下山,干脆就地躺下睡觉。于是祖先们便搭起茅草棚,晚上过来守牛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与贵州松桃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安静的小寨子,坐落在半山腰上,人们都叫它半坡寨。听寨里的老人讲,早年祖先赶牛上山吃草,发现这里的草又嫩又多,牛儿吃得饱饱的,到了晚上也不愿下山,干脆就地躺下睡觉。于是祖先们便搭起茅草棚,晚上过来守牛、歇脚,后来人越聚越多,茅棚也渐渐变成了木屋,一个小小的寨子就这样形成了。我的家乡,就在这片青山怀抱之中。

春天的清晨,总被公鸡嘹亮的啼鸣和林间小鸟的啁啾唤醒。隔壁伯娘喊孩子起床的声音清晰可闻,带着山里特有的亲切。我提着木桶走到院中那口老旧的石水缸前打水,这水缸是爷爷年轻时一钻一凿花了半个月凿成的,如今已用了近百年,依旧结实如初。端着水走到门前,晨光正轻轻洒在木墙上,阳光穿过窗棂,屋内泛着温润的微红,仿佛空气都被染上了暖意。推开门,太阳刚从翠绿的山巅探出头来,连绵的山峦宛如一条苏醒的巨龙,追逐着天边那颗金色的龙珠,云霞被映照得五彩斑斓,宛如一幅天然的“龙戏珠”图景。炊烟从各家瓦顶袅袅升起,随风飘散,缠绕在绿树之间,像为大树披上了洁白的纱衣。野花的清香扑面而来,整个清晨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吃过早饭,寨子里的人们便纷纷下地忙碌。翻土、耕地、播种,人人手脚不停,连七八岁的孩子也嚷着要去帮忙。他们在田里拔草、撒种,汗水流下,就用小小的衣袖擦拭,尘土沾在脸上,混着汗水成了花脸。累了便一屁股坐在田埂上,等到傍晚回家,满手是泥,满脸是汗渍与尘土交织的痕迹,那是他们勤劳的印记,是属于山里孩子的骄傲勋章。

到了夏天,寨子被浓密的绿树环绕,像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宁静。唯一一条蜿蜒的小路藏在树荫下,让人走近时顿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半山腰的风总是清凉宜人,而寨子下方那眼泉水更是冬暖夏凉,仿佛懂得人心。每天清晨,孩子们便结伴去取水,有的提着健力宝瓶,有的拎着塑料酒瓶,而提着热水瓶的孩子总是走得格外小心,生怕摔坏了挨骂。放牛是孩子们最有趣的差事,天还没亮就被叫起,迷迷糊糊跟着牛走。到了山上,掬一捧清泉泼在脸上,睡意顿消,精神焕发。冬天被火烧过的山坡上草芽嫩绿,我们和牛儿一起寻找刚冒头的草穗,剥出嫩芯放进嘴里,清甜无比。草地上,孩子们追逐嬉戏,柔软的绿毯承载着无尽的欢笑,那是大自然赐予的乐园。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稻香弥漫在空气中,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阳光洒下,整片田野如同铺满了黄金。人们早早下田割稻,孩子们也拿着小镰刀加入其中。“哎呀,老麻,你们家今年收成真好,稻穗比去年还大!”老龙叼着草烟笑着喊话。“你家也不差,鱼都养得肥肥的,我早该学你放些鱼苗。”老麻回应道。傍晚,老龙真提了七八条大鲤鱼送到老麻家,老麻推辞不过,笑着收下,又回赠了几颗刚摘的八月瓜。打完谷子,大家又去板栗树下拾果,大人打,孩子捡,偶尔一个板栗球从天而降,砸中脑袋,疼得直揉,却还是笑嘻嘻地捡起来,嘴里念叨着“哦呦呦”,满是童趣。

冬天,白雪如期而至。山里有句老话:“小孩不知道冷,老人不知道饿。”下雪天,孩子们兴奋地砍竹做滑板,在带坡的雪路上滑行。有的站着滑,胆大俏皮;有的坐着滑,稳当谨慎。站滑的常摔得满身是雪,却笑着爬起再滑。大人们也来凑热闹,借孩子的滑板,脚大板小,滑得东倒西歪,嘴里大喊“让开让开”,惹得众人哄笑。滑完雪,孩子们又去田边捕鸟,用簸箕、稻谷设下机关,躲在一旁悄悄拉绳,鸟儿一进便被罩住,抓到后飞奔回家炫耀,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欢快的小脚印。

故乡的四季,如诗如画,温暖而真实。多年后在城里生活,每每想起半坡寨,心中便涌起浓浓的思念。想起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想起老龙和老麻的笑声,想起伙伴们的笑脸。乡愁如影随形,虽身不能归,心却常在。那片土地,那份情谊,永远是我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来源:妙招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