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老祖宗教的东西被全推翻,九段高手被打到降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1 20:32 1

摘要:最近总在刷申真谞赢棋的视频,那些解说说他是"人工智能",可我看着就觉得不对劲。他下棋那叫一个死板,每一步都跟按计算器似的,哪还有人味?前两天翻历史发现,原来围棋界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在干这种打破常规的事儿。从抗战时期那个中国小子把日本棋坛搅得天翻地覆,到90后现

AI时代人类还能玩什么花招

最近总在刷申真谞赢棋的视频,那些解说说他是"人工智能",可我看着就觉得不对劲。他下棋那叫一个死板,每一步都跟按计算器似的,哪还有人味?前两天翻历史发现,原来围棋界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在干这种打破常规的事儿。从抗战时期那个中国小子把日本棋坛搅得天翻地覆,到90后现在天天用AI学下棋,每次都是推翻上一代人的规矩。

1939年吴清源在日本参加十番棋比赛,那时候他才二十出头。日本顶尖棋手都把他当外来的,心想随便给你十盘棋赢,结果人家真把所有对手都打成了降级。以前下棋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他就偏要往中间走,在棋盘中间建大模样。木谷实还帮他想出新布局理论,这俩人直接把日本围棋体系给拆了。后来桥本宇太郎输给吴清源后气得半年没碰棋子,高川格说要和他决斗——当然只是说说。

吴清源每天研究棋谱到深夜,后来有记者问他怎么想到改规则的,他说就是觉得老一套太慢了。那时候日本围棋讲究定式,每一步都有固定走法,他就是要打破这个。最绝的是升降十番棋赛制,输的人得从先相先降到定先,差两子对弈。整整十年时间,他把所有顶尖棋手都打下去了,最后没人敢跟他比。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李昌镐横空出世。跟聂卫平马晓春那代喜欢大模样搏杀的打法不一样,他上来就稳得跟机器。1996年应氏杯决赛对藤泽秀行,人家收官阶段还能把差距缩小到半目。马晓春说过李昌镐的棋没有破绽,你就算找到优势也拿不下来。当时媒体给他起外号叫石佛,因为不管输赢都不带变脸色的。

李昌镐的训练方式也很邪门,每天打谱十小时,一年就下一两盘快棋。他爸爸开棋院,专门请人把历代名局刻成木牌,李昌镐小时候就盯着看。后来他靠官子功夫拿了多少世界冠军,韩国队专门研究他的收束手法编成教材。有次记者采访他,问为啥总在后面发力,他说围棋就是算到最后一步。

柯洁算是网络时代的产物。2015年他在野狐下网棋用的ID叫潜伏,那时候水平已经跟九段差不多。他下棋喜欢先捞后洗,先把实地占了再出去打架。2016年拿六个世界冠军,把韩国棋手打服了。有回对朴廷桓,劣势的时候突然中盘认输,半小时后又说要重下,结果赢了。这种疯劲儿后来成为他的标志,经常在微博上骂对手装死,说自己要是不赢棋天打五雷劈。

但他最狠的是跟AlphaGo下过,虽然输了,但他说出了"人类智慧还是有极限的"。现在看他的直播,有时候跟AI下棋,下着下着突然自摆乌龙,转头笑说这手是故意给观众找乐子的。以前棋手靠天赋,现在全是数据支撑,他都开始用AI复盘,说自己每天要下二十盘以上的练习局。

申真谞现在最火。00后的他从小学就开始用电脑学棋,跟着AI走的。他下的棋跟柯洁那种血性完全不一样,每一步都要追求最高胜率。有次对朴廷桓,对方中盘明显占优却突然崩盘,后来复盘发现申真谞早就算到了二百多手。现在他跟柯洁对决,赢的次数明显多了,去年lg杯决赛下出了跟AI推荐完全一致的七十多手棋。

训练方面,他每天早晨六点起床练棋,晚上学到凌晨。据说手机里全是围棋软件,连吃饭时都要看AI分析。韩国棋院专门给他配了团队研究最新AI模型,他就把这些招式变成自己的。网上有人说他没创造力,全是照搬AI,但确实有用,去年各项大赛拿了七个冠军。

围棋史上每次变革都很血腥。吴清源把日本围棋体系砸碎,李昌镐重新定义收官标准,柯洁带着网络快棋崛起,申真谞直接用人脑模拟AI。他们每一代都在干同一件事:否定前人的规则,建立新王法。现在申真谞的目标是成为最接近AI的人类,就像当年吴清源要在棋盘中央造城一样,都是要把老路子彻底撕开。下一代该轮到谁,又能把什么东西推翻,只能等时间给出答案。

来源:指鹿为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