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失眠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可能发生过,对部分人来说,更是不受欢迎的常客,我也经常碰到晚上睡不着、凌晨突然醒的情况。对慢性失眠患者来说,可以尝试认知行为疗法CBT-I,全称是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怡然自得210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失眠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可能发生过,对部分人来说,更是不受欢迎的常客,我也经常碰到晚上睡不着、凌晨突然醒的情况。对慢性失眠患者来说,可以尝试认知行为疗法CBT-I,全称是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这也是写进众多医学指南和医学教科书的非药用失眠治疗方法,一共包括五个部分:睡眠限制疗法、剌激控制疗法、睡眠卫生教育、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接下来我就结合我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每个部分进行分别阐释。
睡眠限制疗法主要通过睡眠日记(可以借助手环等工具)的帮助来控制清醒在床时间,逐步积累睡眠压力,提高睡眠效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先进行一个周期(一周)的夜晚睡眠情况记录,包括每天的上床时间、睡着时间和醒来时间。把这一周的平均睡眠时长+30分钟定为第二周每天的卧床总时间,但在床时间最低不得少于4.5h,老年人建议超过5h。
②计算第二周的睡眠效率,睡眠效率=(实际睡着的时间/在床总时间)*100%,例如一个人的睡着时间为5个小时,卧床时间8个小时,那么睡眠效率=62.5%。
③针对睡眠效率的不同情况采取应对策略。
a、当睡眠效率低于85%的时候,就直接减少15-20分钟的总卧床时间,并且继续坚持一周,一周之后再判断睡眠效率。
b、当睡眠效率等于85%的时候,就保持卧床时间不变,继续坚持一周,一周之后再判断睡眠效率。
c、当睡眠效率高于85%的时候,增加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继续坚持一周,一周之后再判断睡眠效率。”
睡眠限制疗法的原理是通过限制在床时间、剥夺部分睡眠时间来增加睡眠需求,有助于把碎片化睡眠时间压缩成连续睡眠,以达到加快入睡、减少觉醒、提升睡眠质量的作用。要注意的是,狂躁症、癫痫患者等需要尊医嘱使用该疗法,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实际执行中,可以结合季节的节律影响,比如冬天更早睡、夏天更晚睡,如果早上醒得比较早,但是睡眠时间也还可以,也不用顽固地躺在被子里苦苦等待重新入睡,可以起来做一些晨间运动,等到疲惫再小憩片刻。
刺激控制疗法的作用是让卧室和床恢复它本来的功能,减弱其和睡眠不相容活动的联系,重新建立起睡眠的信号,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经过训练,让人和床、卧室产生自然的反射联系。
“①只有感到困意时才能上床;
②若发现超过20分钟不能入睡,则起床离开卧室,直到有睡意再回到卧室;
③床只能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活动;
④无论前一天晚上睡眠时间多长,早上仍按照固定时间起床,周末、节假日亦是如此;
⑤避免白天小睡、打盹。”
很明显,刺激控制疗法是要建立身体和大脑疲惫-想睡觉-无干扰上床入睡的条件反射,在实际运用中,我会通过哈欠、流泪等察觉到身体发出困意的信号,以及减少床上物品如抱枕等减少刺激,睡前不把窗帘关的太严实,以方便我感知到第二天的太阳,最重要的是把手机拿出卧室。
tips:手机瘾重的人可以直接把手机留在工位上不带回家,有需要的话在家用电脑端挂微信,当然前提是和领导同事做好沟通。实践过后我发现不带手机回家情况下的平均睡眠时间可以达到10点^^
二、三大辅助疗法1、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的做法是通过肌肉放松、意向放松、呼吸训练和冥想训练等来放松身体和思绪,以促进入睡,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见,比如“海军睡眠法”,具体步骤是:
“①放松面部肌肉:从前额开始,依次放松面部肌肉,包括脸颊、嘴巴、下巴、舌头以及眼睛周围的肌肉。
②放松肩膀和手臂:放下肩膀,让身体沉入床垫,依次放松颈部、双臂,从二头肌到前臂、手掌和手指。
③深呼吸:进行几次深呼吸,放松胸部和腹部。④放松腿部肌肉:专注于一条腿,放松大腿、膝盖、小腿、脚踝、脚掌和脚趾,然后对另一条腿重复同样的步骤。⑤想象放松场景:想象一个平静的画面,如躺在蓝天下的草地上或黑暗房间里的天鹅绒吊床上,或默念'不要想'10秒钟,以清空思绪。”
也可以尝试数数法,从1数到50,尽量缓慢,越来越慢,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呼吸和数字上。
一般建议睡前1小时进行,配合昏暗的灯光、舒缓的音乐、温湿度适宜的环境,进行腹式呼吸、低频伸展运动等活动,以建立床和睡眠的相关刺激,使自己从压力中放松下来,从而减轻焦虑,降低大脑觉醒。作为辅助疗法,不要一开始就对放松训练期待太高,水滴石穿,当身体适应了,自然就会放松。可以从5分钟的冥想训练开始。
认知疗法的主要目标,是纠正失眠人群错误的睡眠认知,避免“越想睡越睡不着”的现象。需要矫正的错误认知包括对睡眠的认识(睡眠由意识掌控,我现在要睡就要马上睡着),不合理的期待(我一定要睡足8小时),错误的归因(我失眠都怪我自己不能处理压力),并且对失眠后果的过度担心(失眠了我白天就完蛋了),过度的恐惧(这样下去我会猝死吗),错误的焦虑处置方式(实在无法克服入睡焦虑,根本做不到放松和置之不理)。
需要树立的正确认知包括:
“①睡眠状况由大脑、身体、压力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而非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②允许自己有失眠的时候,人体对失眠是有耐受性的;
③不要因为一晚上没有睡好而大惊小怪,睡眠有波动很正常;
④白天补觉不能完全弥补晚上的睡眠缺失;
⑤当睡不着时,无须强行要求自己入睡,可以做点别的;
⑥失眠更多地是身心失衡的表现,而不是产生问题的原因。”
最关键的,对睡不着的情况要给到接纳,不要焦虑,不要急于求成。对慢性失眠患者来说,睡不着不是一天造成,那解决也不是一天的事,一天睡得不好,也不代表会有不可挽回的后果,当我需要时我就去睡就行了,明天的事留给明天的我去处理。
tips:特别焦虑的时候,把闹钟也拿出卧室,以模糊时间,避免令自己造成“都这么晚了我还没睡着”的感受。
要有一晚良好的睡眠,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以让自己的身体到睡眠时保持在最佳状态。
①规律饮食,注意自己对咖啡因的反应
过于饥饿或过于饱足都可能会影响睡眠,晚餐太咸也可能造成夜间饮水起夜。以我自己为例,自从跟随孩子的时间调整到22:00-22:30之间睡觉后,晚上6点吃饭,9点饥饿时我就改成一杯牛奶+一小块饼干。咖啡因作用时间为4-6小时,下午4点后摄入咖啡因会影响我的睡眠,我就把喝咖啡的时间提前到下午2点,喝茶也是类似。睡觉前我会在床头放一个保温杯,这样偶尔夜醒,我就喝点热水,然后又能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②规律运动,不要太晚洗澡
常规运动可以改善睡眠,每周保持3-5次、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的运动对保持健康也很有好处,但要注意避免在睡前3h进行。洗澡的时间也会影响我入睡的时间,有时候洗澡后精神又兴奋起来,那我会尽量把洗澡时间控制在
③避免在睡前饮酒、抽烟(包括电子烟)
饮酒虽然能抑制快速眼动睡眠,让人迅速入睡,但是也会降低睡眠质量,减少深度睡眠的时间,酒醉后夜间觉醒的几率更大,使得人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香烟里的尼古丁则是神经系统兴奋剂,令人清醒亢奋,尽量避免睡前吸烟。
④改善卧室环境,减少声光刺激
温度调节可以根据低碳的要求设定空调温度,夏天不超过26度,不高于20度,并且定期清洁;被子的厚度也需要按季节调整,枕头、床垫的高低软硬,被子的厚薄,床具的干净与否,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冬天时电热毯曾多次影响我的睡眠,后来我养成习惯,只在上床前10-15分钟开电热毯,差不多就能舒服入睡。
关于声音和光照,窗帘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如和室友同住时建议使用耳塞和眼罩,有需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安神香薰。我家在睡着后还可能亮光的有鼠标、台灯的夜灯模式、没关机且放在床头的手机、窗前的路灯等,睡前可以一一检查并且处理。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也要减少电子产品的蓝光刺激,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睡前活动换成阅读、听舒缓音乐、和家人聊天都不错。
ps:窗户要留点儿缝,否则夜晚入睡产生的二氧化碳难以排出,也可能影响睡眠。
失眠有很多因素,对病理性原因,如“不宁腿综合症”等,需要通过服药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疗;如果是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的失眠,可以通过限制睡眠时间、重建床和睡眠的直接关联来进行改善,加以睡前放松训练、改变不良认知和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来进行调整。祝大家都睡得香、吃得好,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来源:什么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