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下午,杭州第四中学举行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党委书记倪子元以《立“三心”,明“四正”,担使命,向未来》为主题发表讲话,鼓励同学们立“家国之心”,做“碧湖精神”的“传承者”;立“自强之心”,做未来社会的“奔跑者”;立“担当之心”,做知行合一的“行动派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祝建清 记者 朱丽珍
今天下午,杭州第四中学举行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党委书记倪子元以《立“三心”,明“四正”,担使命,向未来》为主题发表讲话,鼓励同学们立“家国之心”,做“碧湖精神”的“传承者”;立“自强之心”,做未来社会的“奔跑者”;立“担当之心”,做知行合一的“行动派”。
以下为演讲全文——
杭州第四中学党委书记倪子元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开启新学年的征程,传递奋进的精神火炬。回顾暑假,四中师生通过三场深刻的“对话”积蓄力量:在南昌,党员教师重温八一起义峥嵘岁月,感悟方志敏烈士的赤子情怀;在校本培训会场,共学共研,共绘新学期蓝图;在校园内外,家访教师的育人情怀、军训新生的蜕变成长、英国研学师生的文化传播以及后勤团队的默默奉献,共同诠释了四中人“团结协作、不怕吃苦、主动奉献”的二次创业精神。新学期伊始,愿我们共立“三心”:
一是立“家国之心”,做“碧湖精神”的“传承者”。值此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更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珍爱和平,更好地开创未来。1937年杭州沦陷,我校师生背负书箱辗转数百里,在丽水碧湖茅草屋中坚守“课桌即战场”的信念,铸就了“爱国爱校、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碧湖精神,培养出12位院士。以校友钱青为代表的一大批学子更曾浴血抗日前线。这段烽火校史昭示我们:抗战精神是无数普通人用坚韧绘就的民族复兴图景。什么是伟大的抗战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而碧湖精神就是抗战精神的校本化表达。同学们,昨天的“小米加步枪”,今天的“北斗加六代机”,昨天烽火中的“教育长征”,今天的教育强国新征程,精神密码从未改变——那就是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希望同学们传承“碧湖精神”,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做有骨气、有韧性、有锐气的时代青年,勇担使命。
二是立“自强之心”,做未来社会的“奔跑者”。AI正重塑世界,但教育的本质是“人的觉醒”。面对AI,我们既要了解“机器能做什么”,更要思考“人何以为人”。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情感共鸣与伦理抉择能力,远比分数更为关键。学校将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助大家掌握新技术,但更期望你们保持好奇、勇于试错、敢于创造,在人机协同中确立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在AI时代,爱国不仅需热血,更需过硬的专业技能支撑。望你们早做准备,面向未来学习,做坚定前行的“奔跑者”。
三是立“担当之心”,做知行合一的“行动派”。立“担当之心”需要信仰的激励,更要踏实行动。“嫦娥之父”、我校校友叶培建院士用几十年的科技攻坚行动诠释了何为“为国家做点事”。他说:“航天工程容不得丝毫偏差,责任比命大。”当默默奉献的航天人被问及工作感受时,他们最常说的却是“荣幸”与“值得”。同学们,立担当之心,就是要锚定“值得”毕生追求的理想坐标,既要怀揣自我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人生信条,更要靠知行合一加持。请记住:改变当下,再小也要干得出彩;理想远征,再难也要勇毅前行。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四中始终坚守“养正尚德,求真立人”的办学宗旨,始终强调立德修身与实践成才并重。今年,学校明确提出培养“德正、学正、身正、行正”的优秀时代青年。德正是为人之本,以“正直、俭朴、尚礼、扬善”校训塑品格,做有德的四中人;学正是成才之基,发扬“勤奋、自主、专注”学风,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身正是成长之根,强体魄、炼意志、懂审美、爱劳动,实现全面发展;行正是价值之路,走正道知敬畏懂感恩,服务社会,传递善意与责任。“四正”目标为同学们成长指明方向,学校将持续优化平台支持个性化发展。愿新学期校园处处跃动青春活力,愿你们以昂扬之姿迎接挑战!
同学们,新学期新要求,让我们抖擞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书写无愧时代、无愧自我的精彩华章!老师们,新学期新气象,让我们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躬耕教坛,立德树人,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期待大家以新学期良好开端迎接第41个教师节到来!
祝愿大家新学年顺利、进步!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