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志东,49岁,广州天河的网约车司机,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凌晨四点半钻进车里,五点准时开始接单。他像个老马识途的赶车人,穿梭在东圃、珠江新城和白云机场,忙得脚不沾地。为了少跑厕所,他很少喝水,渴得嗓子冒烟才灌两口冰饮料,解渴又提神。
王志东,49岁,广州天河的网约车司机,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凌晨四点半钻进车里,五点准时开始接单。他像个老马识途的赶车人,穿梭在东圃、珠江新城和白云机场,忙得脚不沾地。为了少跑厕所,他很少喝水,渴得嗓子冒烟才灌两口冰饮料,解渴又提神。
他的饮食习惯也很“硬核”。深夜收车后,最爱点一份卤味拼盘或者腊肠煲仔饭,汤汁得咸得够味才过瘾。蔬菜?几乎不碰。赶时间的时候,一盒方便饭加一包咸榨菜,再来瓶功能饮料,就打发了。夏天热得冒火,他就靠浓茶提神,尿色有时候深得像老茶汤,他还笑自己“火气大”。体检?从来没想过,身体的警报早就悄悄拉响。
2023年3月18日早上,王志东在小区车库搬两箱瓶装水,弯腰时右腰突然一阵酸胀,像有块石头顶在肾后,沉甸甸地拉扯。他直起身,感觉没好多少,深呼吸都有些费劲。他以为是闪了腰,贴了块膏药,抹点活络油,心想“开车坐坐就好了”。那天天气闷热,他渴得快,在便利店买了大瓶冰绿茶,一路猛灌。腰疼时隐时现,像水波一样拍过来,他没当回事,硬着头皮跑完了早高峰。
十天后的3月28日清晨,他在花城大道边等单,右腰突然像被拧了一把,疼得像钩子从后腰扯到前腹,十几秒后缓了点,可没过几分钟又卷土重来。他靠边停车,换了好几种姿势,蜷着肚子、侧着身,额头冒出细汗,愣是找不到舒服的点。直到晚上收车,难受才慢慢减轻。他咬牙坚持,没往深处想。
之后几天,上厕所的次数多了,尿却断断续续,末了还有火辣辣的刺痛。有时尿色像茶水,还略浑。他觉得自己可能得了小毛病,去药店买了三金片,又抓了几包罗汉果茶和苦丁茶,想“清清火”。疼痛稍缓,他就继续开车,心想跑医院太麻烦,哪有时间为这点事折腾。
4月7日凌晨四点,事情彻底失控。王志东在白云机场候客区排队,坐了快一小时,右腰突然像被麻绳狠狠勒紧,疼得像刀子在肚子转圈,直冲大腿根。他直不起腰,扶着车门蹲下,呼吸急促,脸色灰白,冷汗把背心全湿透了。下腹胀得像要炸开,尿意强烈,可跑去厕所只挤出几滴深茶色的尿,尿道烧得火辣,双腿抖得站不稳,胃里翻江倒海,眼前一阵阵发黑。他想回车旁,脚下一软,跌坐在路边。幸好安保人员路过,见他嘴唇发白、说话发颤,赶紧拨了120。
医院急诊室里,王志东疼得蜷着身子,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医生检查后发现他右腰有明显叩击痛,右下腹也有些压痛。紧急CT显示,右侧输尿管卡了一块7.2毫米大的结石,堵得尿路不通,右肾积水严重,肾功能已经受损。血检和尿检结果更糟:白细胞升高,尿里红细胞、白细胞爆表,肌酐也超标。医生明确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引发急性肾绞痛,肾功能轻度损伤。
医生问了王志东的生活习惯,发现问题一大堆。常年不爱喝水,渴了才猛灌冰饮;爱吃咸菜、卤味,蔬菜水果几乎不碰;靠浓茶提神。这些习惯就像在给结石铺路。缺水让尿液浓得像糖浆,钙盐和尿酸容易结晶;高盐饮食让钙排泄增多,结石越长越大;不吃蔬果,体内缺了抑制结石的柠檬酸,等于没了防护网。医生警告他,拖下去肾可能保不住,甚至会反复感染,留下不可逆的损伤。
为了保肾,医生建议做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手术。第二天一早,王志东被推进手术室。医生用输尿管镜找到那块白色晶体,激光一打,结石碎成小颗粒,被冲洗液带出体外。手术还放了根双J管,帮尿液顺畅流出,缓解肾积水。整个过程40分钟,顺利完成。出院时,王志东感觉轻松不少,腰间偶尔酸胀,但比起之前的剧痛,简直是天壤之别。
医生临走前拉住他,叮嘱得仔仔细细。第一,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毫升,分散喝,别等渴了猛灌,温开水最好,冰饮料和浓茶少碰。第二,改饮食,少吃咸菜、卤味,多吃蔬菜水果,像香蕉、菠菜、豆类,能补充钾和镁,降低结石风险。第三,少久坐,开车间隙动一动,快走、跳绳都行,保持代谢顺畅。第四,定期复查,术后一个月查B超,半年后再做CT,腰痛、尿色异常得马上看医生。医生最后严肃地说:“不改习惯,结石还会回来,可能更严重。”
王志东听进去了。回家后,他车里放了个保温杯,跑单间隙主动喝水,不再靠冰饮料续命。饮食也变了,卤味拼盘换成清汤面、蒸鱼和炒青菜。他还学会挑蔬菜,做凉拌菜,妻子笑他“变讲究了”。开车间隙,他会下车走几圈,哪怕绕着停车场转转,也比老坐着强。术后一个月,B超显示肾积水明显减轻,半年后CT复查也没新结石,医生直夸他改得好。
可就在他觉得自己稳了的时候,2024年6月15日早上,意外来了。起床时,王志东眼皮肿得像泡了水,脸颊松垮,手背鼓胀,按下去凹坑半天不回弹,脚踝也肿得像灌了水。他以为是没睡好,想观察两天。第二天晚上,他胸口像压了块石头,呼吸浅得像堵了棉花,心跳快得慌,胸骨隐隐刺痛,冷汗直冒。他想喊妻子,声音却弱得像蚊子叫。
凌晨两点,他从梦里惊醒,胸口像被绳子勒紧,喉咙有痰鸣,双腿肿得更厉害,头痛得眼前发黑。他挣扎下床,摔在地上,呕出带尿味的液体。妻子吓坏了,赶紧拨120。医院急诊查出他血肌酐飙到986,肾功能几乎全废,合并高钾血症、酸中毒和肺水肿。医生说,这是终末期尿毒症,情况危急,必须马上透析。
妻子崩溃了,哭喊着问医生:“他明明改了习惯,天天喝水,戒了咸菜,记饮食日记,怎么会这样?”医生也很疑惑,翻遍病历,手术后王志东的指标都正常,肌酐稳定,尿常规没大问题,怎么突然恶化成这样?他们追问细节,妻子拿出一本笔记本,里面记满了每天的饮食、饮水和运动,堪称教科书般自律。
医院开了全院大会,多个科室主任聚在一起分析。CT显示没新结石,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损伤都被排除。会议陷入僵局,直到一位老教授翻开笔记本,发现了关键。原来,王志东吃的几种“健康”食物出了问题。第一,菠菜,他几乎天天吃,觉得绿色健康,可菠菜的草酸高,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加重肾负担。第二,坚果,他当零食吃,一天两三百克,高磷高钾让肾脏超负荷。第三,柠檬蜂蜜水,他以为利尿,每天喝大杯,可维生素C代谢成草酸,蜂蜜糖分高,长期喝反成肾脏负担。
这三种食物,普通人吃没问题,但对结石患者却是隐形雷区。王志东自律得像个模范生,却因为缺乏科学指导,选错了“健康”食物,一步步把自己推向尿毒症。他的故事让人唏嘘,疾病管理不是光靠努力就行,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危险。科学饮食得看个人体质,不能光听“养生”传言。
王志东的经历也提醒大家,健康不是表面功夫。很多人觉得多吃蔬菜、喝果汁就是好习惯,可对特殊人群,这些选择可能埋下隐患。医生说,结石患者得管住嘴,少吃高草酸、高磷的食物,饮水要规律,运动不能少,还要定期查身体,别等出了大事才后悔。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不少人开始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人说:“我天天吃菠菜,得多注意了。”也有人感慨:“健康真不是想当然,得听医生的。”王志东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很多人对健康的误解。你觉得呢?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才是真健康?
来源:天天在线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