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网络高度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当你在网络上轻轻敲击键盘时,是否想过这些文字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网络暴力信息也如影随形对社会秩序、个人权益等造成严重损害!今天和小编一起来学习网络暴力信息的普法知识吧!
#
现代社会网络高度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当你在网络上轻轻敲击键盘时,是否想过这些文字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网络暴力信息也如影随形对社会秩序、个人权益等造成严重损害!今天和小编一起来学习网络暴力信息的普法知识吧!
1 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集中发布的侮辱咒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网络暴力其实是一种语言暴力。
2 网络暴力带来的危害
精神与心理健康受损:受害者可能遭受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残自杀等极端后果。
社会形象与名誉破坏:谣言、诽谤信息传播迅速,损害个人声誉,影响职业发展和社会关系。
隐私安全被侵犯:个人信息被恶意曝光,个人可能受到骚扰、威胁甚至影响日常的生活安全风险。
社会秩序受影响:网络暴力引发群体对立、恶意炒作,破坏健康的网络生态与社会和谐。
3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保留证据、及时取证。截图、录屏保存涉及网络暴力的文字、图片、视频,记录发布时间、平台链接等信息。向平台投诉,要求处理。联系涉事平台,向"网络暴力投诉入口"提交证据,要求删除侵权内容、屏蔽账号。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4 网络暴力可能会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网络暴力行为构成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等。
行政责任:对于尚未构成犯罪的网络暴力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如行政拘留、罚款等。
民事责任: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面对网络暴力,请勿沉默!及时保存证据、向平台投诉、报警或寻求法律帮助,用法律武器捍卫尊严与权益。同时,倡导文明上网,拒绝网络暴力,共建健康网络生态。
审核:周故柒
初审:谢清华
文字:杨尊业
编辑:罗羚茜
——第1949期
来源:北流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