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夕佳节之际,四川大学博物馆以“千年敢爱——相思·跨越爱恋的长河”为主题,为公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活动通过“非遗跨界、文物活化、节日赋能”三大创新路径,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中的爱情内涵,让古老传统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为实现人文与城市共生共融提供了
七夕佳节之际,四川大学博物馆以“千年敢爱——相思·跨越爱恋的长河”为主题,为公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活动通过“非遗跨界、文物活化、节日赋能”三大创新路径,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中的爱情内涵,让古老传统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为实现人文与城市共生共融提供了有益借鉴。
活动特别邀请到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丽老师,以及成都市锦江区皮影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浩斐先生共同参与,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对话"。活动现场,马丽老师表演了川剧《白蛇传》与《西厢记·拷红》的精彩唱段。王浩斐先生则带领皮影团队,演绎了创新皮影戏《白蛇传》。
据悉,本次活动是四川大学博物馆民俗文物活化的艺术创作举措之一。馆内陈列的清代婚书、嫁衣、首饰等百余件藏品,通过动态演出获得呼应,共同勾勒出中国古代婚恋观念与礼仪的演变脉络。一件件静默的文物在艺术演绎中被赋予了新的叙事维度,使观众能够穿越时空,理解中国古代婚恋观念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文化内涵。这种“静态展览+动态演绎”的模式,为博物馆教育传播提供了新范式。
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高地,正持续推动高校文化与城市人文的深度融合,此类活动不仅强化了公众的文化认同,也拓展了城市“幸福经济”的新内涵——通过文化体验增强市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使博物馆成为传递城市温度、塑造文明风貌的重要场所。高校博物馆不再仅是学术研究与收藏保护的机构,更逐渐成为推动人文与城市共生共融、实现文旅融合与情感消费的一支力重要力量。
川大博物馆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非遗与文物展览的融合互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新形式,使更多人在审美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同时进一步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共同书写文教协同、人文兴城的新篇章。
人民网记者 郭莹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