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工具想必大家用得很熟练了吧?自今日起,AI内容新规正式实施,不给AI生成内容打标识的要注意了。
AI工具想必大家用得很熟练了吧?自今日起,AI内容新规正式实施,不给AI生成内容打标识的要注意了。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施行,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即添加标识以明确其来源和真实性,同时也便于监管部门追溯问题内容,防止AI技术被滥用。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不难理解,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
“标识”有两种,一种是“显式标识”,另一种是“隐式标识”。
显式标识:
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文本:必须标注“AI生成/合成”,或打AI角标。
示例:
文字提示
角标提示
图片:边角要写明“AI生成”,字号≥图片最短边的5%。
示例:
文字提示
音频:开头/结尾播报“由AI生成”,或插入“短-长-短-短”的特殊节奏音。
示例:
语音提示和节奏提示
视频:画面显著位置显示文字,字号≥画面最短边5%,持续≥2秒。
示例:
文字提示
交互界面:生成内容附近持续显示提示,或者在交互场景界面顶部、底部、背景等适当位置持续显示。
示例:
内容附近持续显示
界面适当位置显示
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示例:
1. 是否为AI生成;
2. 生成方身份;
3. 内容唯一编号。
同时鼓励添加数字水印,方便追踪和防篡改。
简言之,显式标识是“明示”,即未来所有AI内容,必须显眼地告诉你“我是AI”;隐式标识是“暗留”。
《办法》明确,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并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办法规定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否则,视为违法。
但对影视后期、出版等专业环节,有一个“绿色通道”:签署协议后,可提供不带显式标识的生成合成内容,但隐式标识仍然保留,且必须留存用户信息 ≥6个月。
随着新规实施,腾讯元宝发布《关于AI生成内容标识的公告》。
腾讯元宝团队称,腾讯元宝已对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及隐式标识。
腾讯元宝称,用户通过互联网传播由元宝生成的内容时,应保持上述内容标识的准确性、完整性。网络传播平台在获知或检测到用户上传内容为AI生成内容时,会在用户发布的内容周围添加显著提示。
微信方面也发布公告称,AI生成合成公众号、视频号需主动声明。用户通过平台获取的AI生成合成内容,可能带有显式标识或隐式标识。平台也会对可能是AI生成合成的内容进行相应提示,以便用户清晰辨识。
来源:科技平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