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让文化与城市共生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6 09:55 1

摘要:3月16日,由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办的“心灵所归”当代艺术展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美术馆启幕。展览汇集22位当代艺术家的近80件作品,巧妙融入城市引力艺术共创环节。公众互动共创参与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园区科技工作者、文化体育事业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医护工作

“流动的文化盒子”走进商场演出

观众在金鸡湖美术馆参观“心灵所归”当代艺术展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供图

连日来,随着苏州工业园区2025“文化与城市共生长”四季品牌活动的举办,园区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陆续开展。

3月16日,由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办的“心灵所归”当代艺术展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美术馆启幕。展览汇集22位当代艺术家的近80件作品,巧妙融入城市引力艺术共创环节。公众互动共创参与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园区科技工作者、文化体育事业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医护工作者等将一件件承载情感的老物件,吸附在作品《红色引力》的共创部分。

艺术是联结个体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精神力量,也是城市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以“艺术+”赋能城市,打造艺术与生活、社群、空间之间的可见关系,为园区跨越式发展积淀文化底蕴。苏州工业园区2025“文化与城市共生长”四季品牌活动聚焦艺术、展演、文体旅融合等主题,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策划“春之开篇·艺术上新季”“夏之灵感·‘非’Yi般舞台”“秋之悦动·看展马拉松”“冬之终章·大地的回响”四季篇章,通过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艺术体验,打造人与文化、文化与城市深度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生动图景。

“今年,园区公共文化发展围绕‘新境、新潮、新生’三大关键词展开。园区将推出多个具有创新特色的文化空间,包括阅读新航线、环金鸡湖驿站阅读服务点、东部市民中心图书馆等,打造市民心灵休憩与文化探索的理想之选。”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戚瑶亮说。此外,以“流动的文化盒子”为核心载体,园区将进一步推动文化“破圈”,通过“流动的市集”“流动的艺术展”“流动的舞台”等形式,让“文化+”遍布园区的各个角落。

2025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全链条全方位打造“书香园区”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将着力擦亮“书香园区”城市品牌。契合园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特点,在直升机机舱、轨道交通站点、金鸡湖水上巴士等空间嵌入数字阅读服务,推出“空中阅读航线”“轨道阅读航线”“水上阅读航线”。启用新装亮相的“阅读WE巴”,开设企业、文旅、商超、社区等阅读服务专线,定点定时、延伸阅读、传播艺术,预计全年服务200场次。

此外,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将阅读服务融入生活场景,在公交巴士、早餐车、商业广场、公园、城市航站楼等地导入看、听、观、触多形式阅读资源,在有限空间呈现阅读的无限可能。创新打造立体书市,开展阅读巴士研学活动、流动的朗诵“快闪”,为市民带来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作为“文化与城市共生长”的子项目,“艺动金鸡湖——园区全民艺术培训班”(以下称“艺术夜校”),以“白天上班、晚上充电”的夜校模式,为群众提供“充电续航”的公益文化盛宴。该项目聘请专业师资开展各类艺术技能课程培训,内容涉及舞蹈、声乐器乐、瑜伽形体、昆曲、八段锦等,满足青年群体对文化艺术的多元需求。截至2025年3月,艺术夜校共计开设27个班,包括15种课程、超310个课时服务和4场专家讲座,惠及群众达千余人。

王登程是艺术夜校的学员,先后学习了昆曲、水彩画、八段锦、成人形体、声乐等课程。“这里交通便利,上课时间充分考虑到上班族的实际情况,课后还可以欣赏金鸡湖的夜景。老师不仅在课上耐心细致地教学,课后还会在聊天群里答疑解惑。其他工作人员也会主动听取我们的想法,大家都对这里有了归属感。”王登程说。

艺术夜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课程种类与深度,吸引更多市民加入,精准对接年轻人、上班族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观众变身学员,为基层文艺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广的学习视角。

去年,苏州工业园区“文化与城市共生长”品牌季整合全区300余个公共文化服务空间、60余个文艺机构,向群众输送3200余场活动,参与群众超1500万人次,充分展现文化与城市共融、共促、共生长的美好景观。戚瑶亮表示,2025年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将着力打造与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园区的一束光、一团火。(本报记者 李荣坤)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