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缪晓琴报道在数字经济与绿色革命交织的新时代浪潮中,上海充分发挥“引路者”优势,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跑出“中国加速度”。2024年产业规模达1.1万亿,历年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64.5万辆(2024年共推广新能源汽车27.83万辆),推广规模居全球城市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在数字经济与绿色革命交织的新时代浪潮中,上海充分发挥“引路者”优势,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跑出“中国加速度”。2024年产业规模达1.1万亿,历年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64.5万辆(2024年共推广新能源汽车27.83万辆),推广规模居全球城市第一,产业能级实现历史性跨越,成为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全链条发展
上海充分发挥整车厂和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引擎作用,构建起涵盖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生态。
“链主”企业引领加速产业集群成势。上汽集团、特斯拉等整车企业持续引领行业发展,上汽集团创新步伐加速,打造全新“科技生命体”,智己L6搭载“灵蜥数字底盘”、“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等多项尖端科技正式上市;上汽荣威搭载“DMH超级混动技术”,实现插混技术跨越式发展。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终端交付8.7万辆,继续位居行业头部阵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作为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持续刷新行业标杆,约每30秒实现下线一台整车,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2024年,上海超级工厂全年交付量超过91.6万辆,贡献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半壁江山。继特斯拉之后,丰田汽车成为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雷克萨斯新能源研发和生产公司落子上海,计划于2027年投产,上海将进一步巩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的地位。
硬核创新企业携手走进“AI+软件定义汽车”新时代 。一批聚焦汽车芯片、智能汽车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持续深耕上海发展。地平线的NOA高阶智驾计算方案以43.58%市占率断层式领先,稳居行业榜首。零束首款软硬一体、跨域融合的中央大脑迎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斑马智行的AliOS 操作系统国内市占率超5%,并研发了行业内首个多核异构分布式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普华基础软件的安全车控操作系统搭载量稳步增长,覆盖70%以上国产汽车品牌,今年发布全国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
核心零部件头部企业赋能产业发展。上海汇聚了安波福、博世、采埃孚、延锋、禾赛科技等全球顶尖的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企业,在智能网联、三电技术、激光雷达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突破。禾赛科技连续三年登顶全球市占率榜首,2024年摘得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ADAS市占率和搭载量双项第一。华域电动、联合电子、电驱动的驱动电机国内市占率达到10.7%。清陶能源第二代准固态电池(液体含量低于5%)已完成小试并进入中试,预计2025年实现规模化搭载于上汽MG等车型;第三代全固态电池正在验证中,预计2027年投入量产。杉杉科技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全球市占率达到19%,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市占率常年保持全球第一。
自动驾驶企业重塑未来出行。上海获“首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通行证”,上汽智己L7、蔚来汽车ET7车型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标志着“上海品牌”自动驾驶技术从实验室驶向更广阔的实际应用场景。小马易行、百度智行、赛可智能、安途智能4家企业获上海市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嘉定、临港实现智能重卡、Robotaxi、无人配送等示范运营。
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上海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按照“单车智能为基础,车路云协同为关键支撑”技术路线,积极建设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环境。上海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586条、2767公里,实现浦东机场与浦东金桥、临港新片区互联互通。上海嘉定与江苏苏州实现地面道路互通、测试牌照互认,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
积极参与国家试点。完成交通运输部首批自动驾驶先导应用“上海港港区集装箱水平运输与港口集疏运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任务,建成国内首条自动驾驶BRT示范线路。积极参与国家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
建设国内首个城市级自动驾驶实训场。实现100辆数采网约车上路运行,加速自动驾驶训练数据共享,积累千万级数据集片段,打通数据规模化汇聚、算力资源批量部署、端到端模型高效训练的闭环链路,助力企业打造一批集成“上海大模型+上海芯+上海软件”的自动驾驶标杆车型。
不断健全行业标准规范体系。上海从车辆标识、安全管控、场景技术到区域协同全方位构建标准体系,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化、安全化发展。其中,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统一了跨区域测试环境分级与风险评估标准,《港口自动驾驶集装箱卡车运行技术要求》《双模协作车联网信息服务技术要求》等文件进一步细化技术应用标准,临港、嘉定先后发布车辆安全标识技术要求,有力提升了车辆辨识度与道路安全。
作为国家重点汽车零部件配套和汽车生产基地,上海以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为战略支点,已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矩阵,形成“技术研发-场景测试-规模量产-生态构建”的完整创新闭环,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跃迁,持续书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上海方案”的示范篇章,为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东方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