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努力把各领域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努力把各领域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旗梦”宣讲团策划推出《汽语宣昂》有声宣讲栏目,结合全区重大活动、产业动态、政策解读、文化传承等主题发布系列宣讲音频,今日,邀您聆听《汽开区法院:服务中心大局 守护民生福祉》。以声音传递奋进力量,听见汽开创新发展脉搏,《汽语宣昂》声动发车!
(点击音频播放)
基层法院如何在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展现司法担当?如何在化解矛盾、定分止争中传递司法温度?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四位嘉宾,通过司法视角,共同感受法院在服务中心大局、守护民生福祉过程中的坚实步伐和暖心实践。
问:近年来,汽开区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请谈谈法院服务市场主体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汽开区法院审管办主任 周柳
汽开区法院构建了全流程、多层次的司法服务体系,积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保障。
一是出台举措,筑牢服务根基。先后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为市场主体提供司法服务的十条举措》等一系列工作指引,构建形成从诉前、诉中到执行的全流程司法服务模块集成,保障辖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二是创新联动,深化助企服务。将“司法助企”列为重点任务,联合各职能部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各项司法服务和普法教育。依托中国一汽“旗治·智慧法务驿站”等平台,开展走访调研和常态化普法服务,同步开展“共学共建”“送法送典”等活动,激发市场主体竞争活力。
三是延伸职能,挖掘服务深度。聚焦企业经营痛点,以司法建议工作为抓手,强化经营风险预警。通过走访调研,取得一手材料,向企业发出针对性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纠纷,提升内部合规治理水平。
问:请介绍一下,法院是如何提升司法服务能力、便利群众诉讼,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呢?
汽开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刘闯
汽开区法院努力推进分流、调解、速裁、快审等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畅通诉讼服务通道。通过持续加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诉讼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大幅简化缩短立案审查流程。
二是提升纠纷化解效能。组建先行调解团队,实现“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一个团队一体办理;借助“雅梅工作室”“秀丽工作室”“特邀调解员+法官”合力解纷等方式开展先行调解和多元化解。
三是树立司法为民理念。依托12368诉讼服务热线,以系统思维、闭环落实、精细治理的工作机制,强化审执流程信息公开,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监督权,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的温度,确保群众“急难愁盼”得到有效解决。
问:执行工作作为实现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是如何做到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呢?
汽开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裴铭浩
执行工作没有捷径,汽开区法院执行局不断创新便民举措,提升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效率。
首先,分工明确,打造一流团队。组建集约事务团队,集中梳理剥离事务性工作;普执团队应对繁案、难案;速执团队充分发挥快速响应优势,实现简案快执。
其次,刚柔并济,释放执行温度。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避免“一刀切”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创新自动履行激励机制,化解被执行人在行政审批、融资信贷等方面阻碍,践行“安商护企、法护民生”。
最后,创新举措,权益兑现提速。联动社区、村委会建立“网格化”查找机制,发动基层力量提升查人找物效率;引入续查封智能提醒平台,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问:普法宣传是提升群众法治素养、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汽开区法院在普法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请谈谈有哪些具体做法?
汽开区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任福生
汽开区法院将“听得懂、能记住、用得上”作为检验普法效果的金标准,努力让群众学会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方面,在“内容全”上求突破。结合辖区产业特色,紧贴群众日常生活,深入企业开展“点单式”普法;法官干警走进街道社区,为辖区群众提供专业解答;为青少年定制防范校园霸凌、警惕网络诈骗等专题普法内容;举办以劳动者权益保护为主题的“普法市集”;为新兴就业群体提供专业法律指引,年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超70次,受众2万余人。
另一方面,在“形式新”上做文章。与各职能部门协作开展“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民法典》走进“百姓议事亭”等活动;邀请学生及家长实地体验、旁听庭审,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提升法律素养;充分利用“长春汽开区法院”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通俗易懂的图文、短视频、漫画,让群众轻松学法。
从护航企业发展到守护民生福祉、常态化普法教育,汽开区法院用司法实践诠释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初心使命,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创新暖心举措,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