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索非安·奥德里,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UQAM)媒体学院互动媒体教授,艺术、文化与技术研究网络 Hexagram 的联合主任。他的研究和创作涉及艺术、人工智能与人工生命的交叉领域,作品形式包括机器人、装置、生物艺术与电子文学。
人工智能艺术:机器学习时代的新艺术形式
基本信息
副标题: 第二个十年,1986—1996
作者: [加] 索非安·奥德里(Sofian Audry)
译者:郑达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1月
ISBN: 9787577215761
作者简介
索非安·奥德里,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UQAM)媒体学院互动媒体教授,艺术、文化与技术研究网络 Hexagram 的联合主任。他的研究和创作涉及艺术、人工智能与人工生命的交叉领域,作品形式包括机器人、装置、生物艺术与电子文学。
译者简介
郑 达,跨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Low Tech Art Lab)创立者。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艺委会委员。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CPI研究员。艺术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机器艺术、互动艺术、AI装置、媒体剧场等。
内容介绍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艺术的定义正在被重新书写。在本书中,作者以"训练"、"模型"和"数据"为核心架构,系统梳理了机器学习技术在艺术领域的潜力、局限及其复杂影响。全书从优化算法到深度学习模型,再到数据驱动的创作方法,不仅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解析出机器学习的内在构造,还从艺术美学与文化实践的视角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全新审美体验和艺术表现形式。
目 录
中文版序言
致“人工智能艺术:机器学习时代的新艺术形式”
引言
1 前言
迷思和误解
领会机器学习艺术
为什么机器要学习
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
机器学习系统的构成
从控制论到深度学习
范式的转变
章节划分
I 训练
2 优化算法与艺术
艺术、目的、目的论
最好的艺术
计算创造力
模仿与艺术
实时学习
总结
......
11 观察和想象
归纳偏置
技术文化干扰
超越人类的书写
学习与生成
隐喻的图像信息
探索集体想象
总结
12 结论
拉远视角
查漏补缺
超越元创作
驯服不可知的事物
艺术界的范式转变
最后的思考
注释
参考文献
来源:思想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