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春耕的热潮在田野间涌动。走进会宁县甘沟驿镇,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智慧农机,正在连片田畴间演绎着现代春耕新图景,让“汗水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蝶变,为春耕注入科技动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春耕的热潮在田野间涌动。走进会宁县甘沟驿镇,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智慧农机,正在连片田畴间演绎着现代春耕新图景,让“汗水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蝶变,为春耕注入科技动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在连片梯田里,合作社的大型拖拉机牵引着多功能播种机正穿梭作业。合作社农机手陈兵强感慨道,曾经需要多人协作的繁重劳作,如今单人即可轻松完成,智能化农机具让“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
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 陈兵强:现在大型的四轮拖拉机越来越先进了,播种追肥的都是一体化的,以前合作社用的小四轮、手扶拖拉机一天能干四五亩土地,还需要的人员多,现在都变成大型拖拉机,一天山地能种一百多亩地,川地能种三四百亩地,总得来说,大型机械人轻松,省力,出活率高。
从手扶拖拉机日均作业四五亩,到大型机械山地日播百亩、川地冲刺四百亩,数字跃升背后是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机械化浪潮不仅改变了耕作方式,更重构着乡村人才版图。随着合作社社会化服务面积突破万亩,像曹振伟这样选择“家门口就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日渐增多,每月4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叠加生活成本优势,使“离土不离乡”成为越来越多务工人员的新选择。
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 曹振伟:以前在外面打工,照顾不到老人,今年就回来在家门口打工,比较方便,工资也和外面打工的一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机械作为推动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与粮食安全、智慧农业等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今后,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将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引进先进机械,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效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便利。据了解,目前,合作社6600亩流转土地构成“示范田”,超万亩托管耕地形成“服务网”,53台动力机械与135台配套农机构建起“耕防收”全链条,努力为今年的丰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文兵:土地流转是6600亩,其中小麦2000多亩,马铃薯是2000多亩,大豆玉米是2000多亩,除去咱们土地流转之外,给老百姓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做到了10000多亩,咱们在托管过程中给老百姓耕种,防收一条龙服务。目前正是春小麦播种季节,去年冬小麦播种了1200亩,春小麦还有600亩,预计在本月26号到27号春播全部完成。
来源:会宁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