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是最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实施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根据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统一部署要求,天津市将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这一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
今年9月是最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实施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根据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统一部署要求,天津市将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这一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活动将持续整个9月。
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全市各区、各单位将按照“聚点、连线、扩面”的总体思路,围绕4个核心内容、15类主题,开展高质量科普活动1000余场。与往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相比,今年的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为全市公众提供科普盛宴。
其中,科普月主场活动由市科协联合市科技局、市规划资源局、海河传媒中心共同主办,将于9月7日在海河传媒中心大剧院举办。主场活动主要分为“云上科普市集”“天津科普之夜文艺展演”“点亮海河科普灯光秀”三个部分。“云上科普市集”环节,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天津海关等近20家单位现场开展科学实验、AI互动体验、仿真模型演示等科普活动并线上直播。“天津科普之夜文艺展演”包含全息投影科技秀、沉浸式互动演讲、舞蹈、科普情景剧、科学家精神舞台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打造沉浸式、互动感十足的科学传播新体验,亮点纷呈且极具吸引力。演出将融入多项天津科技成果,如南开大学“耐高温加工量子点及其光扩散板”、古海岸保护区“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地热利用等城市规划保护成果,多领域彰显天津科技实力,实现了科技魅力与科普价值的双重彰显。活动全程通过光明网、科普中国、你好天津、我们爱科学等多个平台面向全国直播。整场活动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群众性,既展示了天津的科技创新成果,也反映了全市各界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全域科普的实践成效。“点亮海河科普灯光秀”将在海河沿线标志性建筑首次展示全国科普月、全域科普相关内容,在全市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
2019年以来,天津率先在全国提出“全域科普”,如今,天津首创的“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已经成为全国深化科普事业改革发展的“天津经验”。在全域科普工作理念的指导下,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年均提升1.18%。每年的天津科技周、全国科普日活动成为市民的“科技盛宴”,44家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协同发力,16个区各展所长,让科普走进社区、校园、企业、乡村。37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星罗棋布,通过评聘科普大使、评审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等举措,让科普工作者有了职业发展新坐标。20家科技小院如雨后春笋般扎根8个涉农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全市两级科技馆接待公众超500万人次,成为市民触摸科学的重要窗口。从城市到乡村,从青少年到老年人,全域科普工作的推进,为科技强市建设培育了深厚的土壤。
来源:海河钟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