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价值是索绪尔提出的两个语言定义中的核心术语之一,且被索绪尔赋予了比符号更加重要的地位。然而,时至今日,距1916年法文版《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已一百余年,学界虽早已认识到价值的重要性,并已发表许多篇相关论文,但对价值本质的认识仍模糊不清。本文通过探讨符号是什么
#书评 #理论
佳作分享
△索绪尔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
孙晨
文章来源
《外语研究》
2025年第4期
00 摘要
价值是索绪尔提出的两个语言定义中的核心术语之一,且被索绪尔赋予了比符号更加重要的地位。然而,时至今日,距1916年法文版《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已一百余年,学界虽早已认识到价值的重要性,并已发表许多篇相关论文,但对价值本质的认识仍模糊不清。本文通过探讨符号是什么,索绪尔为何提出符号,价值是什么,索绪尔为何提出价值等四个问题,来解答当前价值研究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价值是符项间,即存在关系的符号间的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的结合;符号与价值的关系在于符号是价值的第二产物;索绪尔之所以提出符号与价值两个核心术语的原因在于符号是提出符项的基础,而价值又与符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关键词:索绪尔,符号,价值,符项,差异
01 引言
索绪尔是语言学研究史上名副其实的大师。刘润清(2013:111)评论道:“自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之后,几乎一切语言学研究都沿着他指出的方向探索、前进。”而这样一位语言学大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语言(langue)下过两个定义:“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idée)的符号(signe)系统”(Saussure1995:33);“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valeur)系统,只取决于其符项(terme)的暂时状态”(ibid.:116)。比起第一个定义的核心术语——符号,索绪尔对第二个定义的核心术语——价值赋予了在语言学研究中更加重要的位置。Saussure(1993:139)指出:“如果我们现在回到所指(signifié)和能指(signifiant)的图示,会发现它无疑是合理的存在,但仅仅是价值的第二产物,因为能指与所指通过确定的价值建立关系。”所指和能指的图示即符号的图示,由此可知索绪尔认为符号是价值的第二产物,价值在语言定义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洞悉索绪尔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必须从理解索绪尔提出的价值开始。
毫无疑问,价值在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否则不会成为索绪尔提出的两个语言定义中较核心的术语。对此,国内许多学者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例如:索振羽(1983)认为,语言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戚雨村(2001)认为,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说中最有生命力的精粹部分,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他的整个语言学理论;马壮寰(2004)认为,语言价值是索绪尔在创立共时语言学时提出并强调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肖娅曼和黄玉顺(2009)认为,“价值系统语言观”是索绪尔提出的最为深刻而光辉的语言学思想。
然而,时至今日,距1916年法文版《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已一百余年,学界虽已认识到价值的重要性,但对价值本质的认识仍模糊不清。在国内有关索绪尔价值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中,作者几乎皆未认识到价值的本质。索振羽(1983)探讨了语言学中为何要引进“价值”这个概念及语言为什么是一个纯粹价值的系统两个重要问题,但并未回答价值究竟是什么;肖娅曼(1993)认为,价值是符号与符号的关系,但没有指明是什么关系,因此亦未明白价值究竟是什么;戚雨村(2001)认为,索绪尔给语言下的两个定义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但未回答两个定义如何密切相关及索绪尔为何提出两个语言定义;鲍贵和王立非(2002)认为,价值是作为符号的语言的本质,语言是有关价值的符号系统;徐思益(2006)认为,价值贯穿于整个语言符号系统。戚雨村、鲍贵、王立非和徐思益四位学者未对价值与符号的关系即两种语言定义的关系做深入研究。张绍杰和王克非(1997)认为,由于语言符号在声音和概念之间建立起任意的联系或配接(marriage),因而产生了语言的价值;马壮寰(2004)认为,声音和概念只有相结合才能划分出语言单位,才有可能在横向组合、纵向聚合的关系中显现出差异和对立,进而产生价值;张绍杰(2013)认为,语言符号系统通过符号之间关系机制的运行规律使符号产生价值或意义。以上观点皆认为价值产生于符号,显然与索绪尔本人观点——符号是价值的第二产物相悖。肖娅曼(2015)认为,索绪尔理论深层是符号价值系统理论,符号这一术语古已有之,索绪尔把它改造成为价值系统理论的基本单位;夏登山和蓝纯(2016)认为,符号的价值纯粹来自差别。然而,他们未注意到索绪尔为探讨价值专门提出了新的语言单位术语——符项。准确来说,符项与价值是同一层级的,符号是价值的第二产物,应表达为符项的价值而不是符号的价值,符号并不是价值的基本单位。
综上,索绪尔符项价值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不明白价值究竟是什么,不清楚索绪尔提出的符号与价值有何关系,不知悉索绪尔为何提出符号与价值两个核心术语,未认识到符号是价值的第二产物及索绪尔为了探讨价值提出了新的语言单位——符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探讨符号是什么,索绪尔为何提出符号,价值是什么,索绪尔为何提出价值等四个问题来作出解答。
02 符号定义及索绪尔提出符号的原因
Saussure(1995:100)说:“符号是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é)的连接,且此连接是任意的。”因为能指代替的是声音印象(image-acoustique),所指代替的是概念(concept),因此符号是声音印象和概念的连接,且此连接是任意的。索绪尔对符号的定义非常明确,但是学界对符号的提出仍存在疑惑,比如符号为何是声音印象和概念的连接,索绪尔为何在论述自己思想时较多使用了词而不是符号。解答这些疑问,理解索绪尔新的单位术语需要详细探讨其提出符号的原因。然而,研究索绪尔符项价值的相关文献中几乎未涉及此问题,并且研究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其他文献中也同样几乎没有探讨过此问题。而实际上索绪尔在讲授普通语言学过程中详细论证了他为何提出新的语言单位术语——符号,更重要的是,理解索绪尔为何提出符号是理解价值本质的基础。
“词”(mot)在索绪尔的著作中,如《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普通语言学手稿》中高频出现,从而影响了学界对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理解,但词并非索绪尔认可的语言单位。Saussure(ibid.:97-98)指出:“语言单位是一个双面实体,由两部分结合而成,语言符号连接的正是此两部分——概念和声音印象。”由此可知,索绪尔认为符号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那么,索绪尔在表述其语言学思想时为何高频使用“词”呢?Saussure(ibid.:158)说:“词并非与语言单位的定义完全一致,但至少与语言单位大致相似且具有存在具体的优势,因此我们应把词作为共时系统中真实单位的等同样本。”由此可知,索绪尔因为“词”的存在是有形的、具体的(concrète),所以在其著作中高频使用了“词”来指代语言单位。但“词”并非语言单位,符号才是真实的语言单位,那么索绪尔为何提出符号作为语言单位呢?
索绪尔首先从反对混淆书面符号与口语符号开始论述为何要提出符号。Saussure(1993:3)在批评语文学和比较语言学研究阶段的观点时说:“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语文学和比较语言学阶段共同面临的最大错误之一是二者始终奴性地依赖字母与书面语,始终没有清楚地区分真实口语和它的书面符号,这是因为研究者混淆了书面词与口语词,导致书面符号与口语符号这两种毫无关系却相互叠加的符号系统被混于一体。”然后,索绪尔指出研究者之所以依赖书面语、混淆书面符号与口语符号,是因为书面语更加稳固、更被重视。Saussure(ibid.:41)分析道:“第一个原因是由文字形成的词的印象是永久的、稳固的,因此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第二个原因是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视觉印象(impressionvisuelle)而不是声音印象(impressionacoustique),因为前者稳定、看得见、摸得着,似乎是有血有肉的实体,然而回声一旦停止,话语更仿佛逐渐消失、无法捕捉;第三个原因在于我们不得不重视文字及所有组成书面语的一切,例如所有文学语言都通过书籍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通过口口相传获得自己的存在。”接着索绪尔指出对书面语的依赖、混淆两种符号的后果是人们偏离了对语言本质的正确认识。Saussure(ibid.:47)在描述人们对语言本质的错误认识时说:“‘发音’一词改变了文字与语言间合理、真实的关系,说一个声音应如此发音,即在表达把文字印象作为基础,我们不应该说‘oi应发音为wa’,如此仿佛oi是已规定好的某种事物,有某种存在的名义,相反,我们应该说‘wa被书写为oi’(在词oiseau中声音wa由两个字母oi代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索绪尔认为书面语稳固的特征导致了人们对其依赖,人们对其依赖又导致了书面符号与口语符号的地位本末倒置,以致无法认识到语言的本质。若要认识到语言的本质,必须厘清书面符号和口语符号的关系、明晰二者在语言中的地位。那么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谁的存在更加重要呢?Saussure(ibid.:41)说:“除非与文字区别开来,否则语言仍是一个不确定的对象,语言与文字是两种符号系统,其中一种的唯一功能是代表另一种符号系统。”Saussure(ibid.:71)继续说:“必须补充的是,语言中只有声音印象,但听觉印象可转化成固定印象———视觉印象,这对于言语行为是不可能的。”由此可以推断,书面符号即视觉印象代表的是语言中的声音印象,即语言符号的连接之一。
关于为何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概念和声音印象的连接,Saussure(ibid.:9)说出了非常关键的一句话:“所有社会都有一个相同的现象——人们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建立起可直接唤起概念的符号系统,很明显,语言就是一个如此的符号系统且是其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我们可以注意到关键字眼——“直接唤起概念”,而索绪尔提出的符号正是如此的符号系统单位——声音印象直接唤起概念。概念作为语言意义的单位,对理解诸多语言学家、语言哲学家所关注的意义从何而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视觉印象、文字、书面符号唤起的都只是声音印象,并不是索绪尔的研究单位——语言符号的组成部分。Saussure(ibid.:7-8)论述道:“事实上,概念与声音符号的连接足以构成整个语言,声音印象与概念的连接才是语言的本质所在,声音印象指的是声音在大脑中留下的潜在印象。”通过索绪尔的解释,语言的真实面貌终于再现:语言符号是概念与声音印象的连接,而不是概念与视觉印象的连接,视觉印象唤起的只是符号的声音印象而并不是真实语言的组成部分,因为直接唤起概念的是声音印象(见图1)。
综上所述,索绪尔提出“符号”这个新术语来替代词这个旧术语的根本和核心原因在于,如果要认识语言单位究竟是什么,就需要清楚区分书面符号(视觉印象)与语言符号的关系。否则,对书面符号的依赖只会对认清语言的本质造成干扰,亦无法认清语言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语言首先是一个符号系统,符号的本质特征是声音印象或者视觉印象可直接唤起概念。就语言单位而言,在语言符号中声音印象可直接唤起概念而不是视觉印象可直接唤起概念。视觉印象是书面符号通过眼睛在大脑留下的印象,与声音印象的关系是可唤起声音印象。语言单位——符号是概念与声音印象的连接,而不是概念与视觉印象的连接。
03 价值的定义及索绪尔提出价值的原因
索绪尔在认清语言本质之时提出了语言单位——符号,那么他为何又提出价值呢?首先,必须注意的是索绪尔在提出价值时更换了语言单位术语。Saussure(ibid.:133)说:“思考价值由什么构成首先有必要把词看作系统的符项。”Saussure(ibid.:134)继续说:“一旦我们把词替换为符项,便意味着我们在考虑此词与其他词的关系(即考虑此词与其他词之间的相互联系)。”从前文论述可知,索绪尔并非认为词与语言单位的定义完全一致,之所以频繁使用词作为语言单位是因为词的存在是有形的、具体的,而符号才是真实的语言单位。由此可推断出,索绪尔认为思考价值由什么构成,首先有必要把符号替换为符项,因为符项暗含了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既然符项暗含了符号间的关系,因此准确来说terme应翻译成符项,而不是词项、语项。
Saussure(ibid.:128)进一步解释道:“首先我们把词看作一个系统的符项,因为语言中每个词都与其他词存在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每个词只有通过与其他词的关系、借助于邻近的词才能存在。”我们由此可推断出,索绪尔提出符项的根本原因在于符号不可能在语言系统中单独存在,它必须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关系才能存在。Saussure(ibid.:134)在解释价值与符项的关系时说:“哪里存在符项,哪里就存在价值,价值的观念暗含于符项的观念,二者密不可分。”因此,价值与符项息息相关,价值产生于符号间存在的关系。
为了得到价值的概念,索绪尔提出了符项。除此之外,Saussure(ibid.:137-138)还提出了从另一个基础得到价值的概念:“为了得到价值的概念,以上论述选择从词的系统开始而不是从孤立的词开始,而我们本可以从另一个基础开始得到价值的概念,即脱离语言后,我们思想的纯粹概念群就像一种不成形的星云,一开始便无法区分任何概念,没有预先存在的观念,没有不同的观念预先存在,亦没有为观念预先存在的符号,同样也不存在预先划分的不同声音单位,而二者间发生的语言事实将第一次产生确定的价值。”由此可知,确定的价值产生于语言事实,不能脱离语言。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价值产生于符号间存在的关系,产生于语言事实。那么,价值究竟是什么呢?Saussure(ibid.:141)接着说:“我一直关注的价值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原则表达——在语言中,即在一种语言状态中,只有差异(différence),差异意味着在两个正符项(termespositifs)间建立差异,但是语言中只有差异,没有正符项,这是矛盾的真理。”因此,价值的概念既然来源于两个正符项间建立的差异,那么如何理解两个正符项间建立的差异呢?在解释能指,即声音印象间的差异时,Saussure(ibid.)举例说:“捷克语中Žena(女性)及其复数所有格Žen和先前存在的Žena(女性)及其复数所有格Ženǔ完全运行地同样好。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只有能指的差异发挥作用——Ženǔ有价值因为它不同于Žena;Žen有价值因为它不同于Žena,因此只有差异存在,根本没有正符项。”在解释所指,即概念间的差异时,Saussure(1993:142)说:“同样,对于所指也仅有差异,所指的差异决定于能指本质的差异,‘将来’概念的存在多少依赖于语言符号中‘将来’与其他时间概念的差异是否建立。”由索绪尔对能指差异和所指差异的论述可知,两个正符项间建立的差异指的是两个存在关系的符号间的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在解释能指间和所指间的差异后,Saussure(ibid.)接着说:“因此,整个语言系统可以被看作声音差异与思想差异的结合。”从前文可知,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只取决于其符项的暂时状态。此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价值究竟是什么了。价值就是符项间,即存在关系的符号间的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的结合(见图2)。
简言之,价值是差异的结合。因此,文献中,如夏登山和蓝纯(2016)认为符号的价值纯粹来自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价值的本质所在。首先与价值相对应的语言单位是符项,即存在关系的符号,而不是符号;其次价值是差异的结合,“结合”二字非常重要,没有结合便意味着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之间没有关系,仿佛可以各自存在,这是索绪尔非常反对的。Saussure(1993:79)说:“确定语言实体(entité)的首要条件是两元素间结合的存在、保持,如果我们只考虑其中的一个元素、一部分,则立即伪造了一个语言单位,因为这一元素、一部分仅是一个抽象概念,而不再是一个实体,因此一定不能分离语言符号内的结合。”因此,认为价值纯粹来自差别是不准确的。明白价值就是符项间,即存在关系的符号间的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的结合对理解索绪尔用经济学的比喻解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的比喻是诸多有关索绪尔符项价值的文献中最常引用的,但是并没有得到正确理解。文献中一般皆关注到了比喻中的关键词“交换”“比较”,认为语言符号中的声音印象可与其不同的东西———观念交换,并认为确定语言符号的价值必须让此语言符号与其有关系的语言符号相比较,但并未理解比喻强调的是什么。Saussure(ibid.:135)在解释语言学之外的价值时说:“在语言学之外,价值仿佛总是具有同样的矛盾真理,由两个因素决定,即第一,价值由一个可交换的不同事物决定,可标记为‘↑’;第二,价值由一些可比较的相似事物决定,可标记为‘↔’。”因为价值就是存在关系的符号间的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的结合,因此可标记为“↑”的第一个因素强调的便是声音印象和概念的结合,二者的结合发生在一个符号中,因此索绪尔在比喻中用的量词是“一个”;可标记为“↔”的第二个因素强调的是存在关系的、可比较的符号间产生的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与一个符号存在关系的符号不止一个,因此索绪尔在比喻中用的量词是“一些”。两个因素综合起来表达的便是价值是差异的结合,两个关键词“差异”和“结合”缺一不可。
此时,我们认识到价值是符项间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的结合。那么,索绪尔究竟为何提出价值?Saussure(ibid.:139)说:“如果我们现在回到所指和能指的图示,会发现它无疑是合理的存在,但仅仅是价值的第二产物,因为单独的所指混合于一个无形的概念群,什么都不是,同样单独的能指也什么都不是。”所指和能指的图示即符号的图示(见图3),此处索绪尔明确表达符号仅仅是价值的第二产物。Saussure(ibid.:141)继续说:“严格地说,没有符号存在,只有符号间的差异存在。”他再次道出只有价值存在,没有单独的符号存在。Saussure(ibid.:139)举例说:“比如,我们发现在语言之前,cher自身并没有cher这个概念,因此语言符号cher图示虽然有用,但仅仅是一种表达法语中有一个特定价值cher的方式,这个价值通过与其他符项对立(opposition)从法语系统中划分出来。”综上,索绪尔认为符号仅是价值的第二产物,严格地说符号并不存在,语言中只有差异的结合———价值存在。价值才真实反映了语言的本质,符号只是认识价值的基础,因此在提出符号后必须进一步提出价值。
04 结语
本文从索绪尔提出的两个语言定义中的核心术语符号和价值出发,通过探讨符号是什么,索绪尔为何提出符号,价值是什么,索绪尔为何提出价值等四个问题,回答了价值这一索绪尔重要语言学思想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不明白价值究竟是什么,不清楚索绪尔提出的符号与价值有何关系,不知悉索绪尔为何提出符号与价值两个核心术语。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价值是符项间,即存在关系的符号间的声音印象差异和概念差异的结合;第二,符号与价值的关系在于符号是价值的第二产物,没有差异的结合便没有符号的存在;第三,索绪尔之所以提出符号与价值两个核心术语是因为符号是认识价值的基础,索绪尔在认清符号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符项作为语言单位,并提出符项暗含了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因为价值与符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产生于符号间存在的关系。
05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鲍贵,王立非. 2002. 对索绪尔语言系统价值观的诠释与思考[J]. 山东外语教学(3):11-13,16.
[2 ] 刘润清. 2013. 西方语言学流派[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马壮寰. 2004. 索绪尔的语言价值观[J]. 当代语言学(4):350-356,380.
[4] 戚雨村. 2001. 索绪尔符号价值理论[J]. 外语研究(2):5-9.
[5] 索振羽. 1983. 德·索绪尔的语言价值理论[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23-129.
[6] 夏登山,蓝纯. 2016. 索绪尔语言价值理论源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3):335-343,478.
[7] 肖娅曼. 1993. 索绪尔“价值”理论初探[J]. 社会科学研究(4):81-84.
[8] 肖娅曼. 2015. 索绪尔符号“价值”系统理论在 21 世纪的发掘与超越——纪念《普通语言学教程》发表 100 周年[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5-18.
[9] 肖娅曼,黄玉顺. 2009. 语言何以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21 世纪语言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5-10,157.
[10] 徐思益. 2006. 论语言价值系统[J]. 语言与翻译(2):3-10.
[11] 张绍杰. 2013. 语言机制对任意性的限制:语言系统运行机理探究[J]. 外语学刊(4):15-19.
[12] 张绍杰,王克非. 1997. 索绪尔两个教程的比较与诠释[J]. 外语教学与研究(3):28-35.
[13] Saussure, F. 1993. Troisième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1910-1911): d’après les Cahiers d’Emile Constantin[M]. Oxford: Pergamon.
[14] Saussure, F. 1995.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Edition CritiquePréparée par Tullio de Mauro[M]. Paris: Payot & Rivages.
∞
本期编辑
∞
来源:天奕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