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虹: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托起一片希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4:52 1

摘要:8月9日上午,以“绽放你的美”为主题的2025中国品牌节(第十八届)女性论坛成功举办。这是本届女性论坛首次与中国品牌节同期举行。在“AI与出海”的时代浪潮下,论坛聚焦全球AI领域女性议题,探讨科技如何赋能女性领导力;结合中国品牌出海战略,发掘女性在跨文化品牌叙

8月9日上午,以“绽放你的美”为主题的2025中国品牌节(第十八届)女性论坛成功举办。这是本届女性论坛首次与中国品牌节同期举行。在“AI与出海”的时代浪潮下,论坛聚焦全球AI领域女性议题,探讨科技如何赋能女性领导力;结合中国品牌出海战略,发掘女性在跨文化品牌叙事与可持续商业创新中的独特价值。

论坛上,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顾虹发表题为《守护藏地“心”希望》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尊敬的各位品牌专家、企业家朋友们:

非常荣幸能参加2025中国品牌节女性论坛。从昨天的主会场开始,我就已经感受到了这场盛事的能量。作为一名医生,能够站在众多企业家的面前分享,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凡的体验。感谢武市长的介绍,也感谢组委会的邀请。

原本我打算讲一些医疗专业的内容,但组委会建议我多聊聊在西藏的经历,因为那些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所以今天,我就把我们在西藏所做的部分工作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专业背景。我是一名小儿心脏科医生。通常小儿科接诊年龄上限是18岁,但由于我在日本接受了十年完整的小儿心脏内科培训,其中包括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疗,因此我的专业范围实际覆盖从新生儿到成人的整个先心病周期。日本之后的五年在美国进行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让我积累了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两方面的经验。

接下来聊聊西藏,不知道在座各位有多少人去过西藏?一旦踏上高原,每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呼吸心跳的变化。而随着海拔升高,居民的先心病的发病率也会显著上升。在平原地区,每一百名新生儿中约有一例先心病患者;但在高原,某些类型的先心病发生率可达到平原的20倍。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高原缺氧、孕期营养不良与叶酸缺乏,以及部分地区的近亲结婚习俗。

由于西藏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先心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诸多困难。我是2004年9月结束了在国外十五年的学习和工作回国的,很快就在10月份受医院委派前往西藏,接手了一个名为“Touching Hearts in Tibet”的国际医疗项目。该项目由美国匹兹堡儿童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共同推进,致力于筛查、诊断和治疗西藏地区的先心病患儿,并将需要手术的孩子接到北京进行手术治疗。

我从2004年接手这一项目起,先后进藏17次,每年春秋两季都会进藏开展筛查,积累了丰富的高原先心病的诊疗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先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成外科开胸手术和内科介入手术,我们心脏内科医生负责内科介入手术,手术时需要在导管室穿着重达30斤的防护铅裙,从血管送入导管封堵缺损。这种介入手术无需开胸、输血、气管插管,术后孩子们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术后一天半即可出院,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缩短了恢复时间。

我们最初的工作以筛查为主,后来逐渐尝试在西藏本地开展内科介入手术。我们曾在拉萨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先心病的内科介入手术。当时的条件非常有限,只有一台老旧透视机,连技师都从未见过这样的手术。我们一边自己修设备,一边培训当地的医护人员和放射科技师配合手术。从最初步履维艰,到后来团队默契配合,我们一步步推动这项工作走向成熟。有一次,我们在海拔3700米的拉萨一天内完成了7台手术。

据我所知,我可能是全球第一位在高原完成如此高强度手术的女性医生。当天晚上,我发现自己无法平卧,一躺下就喘不上气,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急性肺水肿的表现。我只能整夜吸氧坐着休息,第二天才得到紧急处理。后来西藏同事告诉我:“顾教授,我们一般上午9点上班、11点休息,下午2点工作、4点就下班了。可您是从早8点进手术室一直到工作到晚上8点,这种工作强度,我们藏族人一般也扛不住。”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点“拼命”了。

在援藏期间,我们的援藏干部在拉萨自治区人民医院发现了一个叫其美拉姆的孩子。他的家庭为了治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孩子的父亲近乎绝望地恳求我们:“能不能救救她?已经被当地医院告知没法治了。”通过新华社唐记者的联系,我们决定接手这个孩子。接到北京后,由于病情太重,接连三家医院都拒绝接收。我们把其美收入院后立即为她进行抗心衰治疗。她心脏有两个缺损,在成功封堵第一个之后,病情就有了明显好转;第二个缺损也成功封堵后,她恢复成了一个活泼健康的孩子。如今其美已经长大,每年都会用汉语向我汇报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升学、获奖,一样都不落下。欧珠旺姆一家也是如此。最初来诊时的照片、前年来复诊时在办公室的合影,我都还留着。姐妹两人的心脏介入手术都是我做的,如今姐妹都是大学生,经常通过微信和我联系。姐姐病情较为复杂,除了心脏病,还伴有脑垂体瘤,上周还发信息希望进一步治疗。我们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西藏,人们只要听说有北京医生来了,不论什么专科,都会把病人带到我的诊室。我曾接诊一位颈部巨大肿瘤的患者,当时难以判断性质,超声显示血供丰富伴部分组织坏死。我们将她带回北京,在市医管局和医疗系统的协作下,最终确诊为舌下腺肿瘤并成功完成手术。她来自一个贫困牧民家庭,术后我们还发起了捐款,帮助她重建生活。如今她家已有17头牛,走出了贫困。我也因此成了西藏患者在北京的“求助站”。即便在北京,无论什么病症,他们都会来找我。

我们国家对西藏的医疗支援力度是很大的。一次在海拔4700米的班戈县医院做先心病的筛查,我需要一台心脏超声机,他们最先拿来的是一台未拆封的腹部超声设备,我解释说这不是用于心脏检查的。随后又提供了一台全新的血管超声仪,最后才送来心脏超声机器。医疗器材是配备齐全的,但是缺乏会用机器的当地医护人员!我们随后决定为当地一位女医务人员提供培训,她学成后已能在当地独立进行先心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并为当地的医护人员做讲座。

国家对我们的援藏工作给予了我们高度评价与认可,新闻联播曾经对我们的援藏工作进行了报道;我个人还获评2013年“北京榜样”和全国归侨先进个人,这些荣誉是对我们援藏医疗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中国评剧院还以我为原型创作了剧目《藏地彩虹》,首次将先心病、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等医疗题材搬上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工作。

在西藏支援期间,我常遇到无力承担手术医疗费用的患者。这时我会联系身边的爱心人士,尤其是我的闺蜜们。我说“一起吃个饭”,她们就明白我又在为孩子们筹款,总会主动带着善款而来。感谢所有慷慨相助的朋友,是你们帮助许多家庭渡过了难关。我想借此打破一些人对医生的刻板印象。

我们是充满爱心的,始终相信: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托起一片希望。如今我每年组织国际论坛,邀请日本、美国、欧洲心脏学会主席与中国同行交流。在医学领域,我们也像企业家一样,需明确目标、方向和自身定位。今年12月在香港举办的大会再次邀请我做两场演讲,我将分享中国在儿童右心导管检查及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方面的丰富经验。尽管与欧美专家竞争并非易事,但医疗“出海”势在必行。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成果。谢谢大家!

来源:品牌焦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