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符罗卜(目莲僧)出访未归,舅爷王霍霍与舅父刘夏合谋,勾引其母刘氏在家吃肉喝酒,还打僧骂道,不与化缘。天帝命太白金星和土地神下凡打探。二神化作僧道,到刘家化缘,被王霍霍、刘夏、刘氏用酒肉羞辱,并将二神打死。二神化身而逃,回报天帝,命阎君差牛头马面将三人魂灵引导森
《断王霍霍》故事情节如下:
符罗卜(目莲僧)出访未归,舅爷王霍霍与舅父刘夏合谋,勾引其母刘氏在家吃肉喝酒,还打僧骂道,不与化缘。天帝命太白金星和土地神下凡打探。二神化作僧道,到刘家化缘,被王霍霍、刘夏、刘氏用酒肉羞辱,并将二神打死。二神化身而逃,回报天帝,命阎君差牛头马面将三人魂灵引导森罗殿审问,将刘氏打入十八层地狱,暂押铁罗城;把刘夏打入油锅;判王霍霍上刀山之刑,将其斩首后,灵魂化为灰尘。
这个所谓的“断”就是陕西方言追赶的意思。
目连僧戏也叫“目莲戏”是以佛教故事“目莲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是目前有据可考的第一个佛教戏曲剧目,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目连戏将佛教与儒家所主张的孝道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戏曲中以佛经故事和理论为题材、影响广泛的一出戏,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代表作之一。其目莲僧戏最早文字记录见于南宋盂元老撰《东京梦华录》。明万历年间,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大为流行,不仅原有目连戏的声腔剧种多以之为演出蓝本,最造在南方流行开来,后来在北方也有流行。清代,目连戏的演出遍及全国,并进入宫廷。目连戏一度广泛流传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其中以安徽省徽州目连戏、湖南省辰河目连戏和河南省南乐目连戏为代表。
目莲僧戏对中国戏曲影响巨大,一方面,他给中国戏曲创作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他让中国戏曲由宫廷歌舞对舞与广场百戏紧密结合起来,丰富了中国戏曲的表现手段。因此,木莲僧戏历来受到学界重视。
目莲僧戏虽然影响巨大,历史地位重要,但是它却主要存在于高腔等曲牌体的戏曲形态中,在板腔体剧种中很少出现,也因此,作为西路秦腔重要内容的目莲僧戏很少被学界注意到。西路秦腔的目莲僧戏很多,著名的还有《扑鸿沟》《符罗成圣》《无量成圣》等。另外还有“香山卷”(讲妙善女成千手观音故事)、“白草山”(讲旱魃作祟故事)、“马王卷”等众多佛教连台戏,可以说蔚为大观。这种现象在板腔体剧种中十分罕见。
《断王霍霍》这出戏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刀山会(甘肃称之为叫搬山会)表演;再就是广场表演,即牛头马面捉拿王霍霍时,王霍霍悄然藏身于观众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捉迷藏的广场形式。这些都是早期中国戏曲广场表演的遗迹。总体来说,西路秦腔包括木莲僧戏在内的众多佛教戏应该是研究西路秦腔源头和表演特点的重要资料。
来源: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