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谱(十三)宝盖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6 06:38 1

摘要:宝盖草,又名珍珠莲、接骨草,属唇形科野芝麻亚科植物,在全球温带地区广泛分布,常见于路边、荒地及田间。深入了解其生长特性、作用及潜在危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

宝盖草,又名珍珠莲、接骨草,属唇形科野芝麻亚科植物,在全球温带地区广泛分布,常见于路边、荒地及田间。深入了解其生长特性、作用及潜在危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

一、生长特性与规律

宝盖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多在秋季或早春萌发。其种子在15 - 25℃、湿度适宜时迅速发芽。植株高度一般在10 - 30厘米,茎呈四棱形,常带紫色,被倒生疏毛。叶片交互对生,呈圆形或肾形,边缘具圆齿,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或紫色,被细毛。花期在3 - 5月,花轮生叶腋,呈紫红色,花冠二唇形,上唇直立,下唇3裂。花后结果,小坚果呈倒卵形,褐色,表面具细网纹。

宝盖草适应能力强,耐阴、耐寒、耐贫瘠,偏好湿润环境,在酸性至中性土壤均可生长。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种子产量大,可借风、水及动物传播,部分种子有休眠特性,能在土壤中存活数年,遇适宜条件再萌发。

二、对农作物的危害

宝盖草在农田大量繁殖,会与农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其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争夺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例如在小麦田,宝盖草生长迅速,会使小麦植株矮小、分蘖减少、穗粒数降低。同时,宝盖草是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如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可借此传播至农作物,加重危害,增加防治成本。

三、作用与价值

在药用方面,宝盖草全草可入药,性辛、苦、平,具清热利湿、活血祛风、消肿解毒之效。可治黄疸型肝炎、淋巴结结核、高血压、面神经麻痹、跌打损伤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其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萜类化合物,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作用,在医药领域具研究价值。

在生态价值上,宝盖草花期早,是早春蜜源植物,为蜜蜂等昆虫提供食物,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其生长迅速,覆盖地面,可减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四、综合防控策略

物理防治可在宝盖草种子成熟前人工拔除,及时中耕除草,切断根系,减少其繁殖扩散。化学防治可选用针对性除草剂,如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在宝盖草幼苗期,根据作物类型和生长阶段,严格按说明使用,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生物防治可利用其天敌昆虫或病原菌抑制生长繁殖,还可通过种植竞争力强的牧草或绿肥,如黑麦草、三叶草,抑制宝盖草生长。

宝盖草虽对农作物有危害,但也有药用和生态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应客观认识,采取科学防控措施,趋利避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