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王家镇青山坝粮油农业现代园区,连绵的金色稻浪随风起伏。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模式让这里充满生机。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收割机在田间接连作业,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等流程一气呵成,奏响动人的丰收乐章。
稻浪翻滚收割忙
又是一年好“丰”景
近日
珙县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
各乡镇的稻田披上“金装”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秆
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王家镇青山坝粮油农业现代园区,连绵的金色稻浪随风起伏。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模式让这里充满生机。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收割机在田间接连作业,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等流程一气呵成,奏响动人的丰收乐章。
据介绍,今年的天气总体平稳,虽偶有暴雨侵袭,但得益于园区基础设施和青山渠大堰的完善,洪涝并未给水稻生产带来损失,依然实现了大丰收。
王家镇青山村村民 高永奎
我们种了大约5亩田,一亩田的收成大约有1400斤,花400元左右让收割机把整块地收完,用三轮车运回家就可以晒了,很方便。
接下来,村民们的土地还将承包给蔬菜种植大户,用于季节性蔬菜种植,真正实现“一田多用”,拓宽增收渠道。
在孝儿镇宝山村,大型、小型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村民们躬身劳作,传统与现代协同配合,构成一幅和谐的丰收图景。稻谷满仓后,金黄的稻粒倾泻进编织袋和农用三轮车,一块稻田转眼完成收割。零星地块上,村民三五成群、互助合作,忙碌中秩序井然。
孝儿镇和王家镇的丰收场景,是珙县狠抓粮食生产、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生动体现。据了解,今年以来,珙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措并举保障水稻生产,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9.96万亩,预计产量5.22万吨,较去年增长2%,丰收底气十足。
珙县将继续做好秋收后续服务
并指导村民及时开展
冬小麦 冬油菜等越冬作物播种
全力保障全年农业增产增收
来源:珙县兜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