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崩溃:经济学家对石油及全球经济的忽视之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11:50 1

摘要:——在像加利福尼亚和西欧这样的石油短缺地区,对石油产品征收高额税款会间接降低全球原油的需求和价格,从而导致经济的脆弱性,并有可能引发长期的经济衰退,而非持续的高油价。

——长期来看,原油价格受到工资和财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影响而保持低位。这种差距导致中产阶级的购买力下降,从而限制了对石油密集型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政客们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通货膨胀,尤其是与石油价格挂钩的食品价格通胀,他们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以免在选举中落败而失去职位。

——在像加利福尼亚和西欧这样的石油短缺地区,对石油产品征收高额税款会间接降低全球原油的需求和价格,从而导致经济的脆弱性,并有可能引发长期的经济衰退,而非持续的高油价。

经济学家的供需模型表明,油价有可能持续攀升至高位,但目前这种情况尚未出现:

图 1. 根据能源研究所发布的《2025 年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的平均每年经通胀调整后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以等值计算)。所展示的最后一年为 2024 年。

在Gail Tverberg看来,经济学家的供求模型过于简单;其作用仅限于理解油价的短期波动。经济学家的供求模型并未考虑到世界经济的相互关联性。国内生产总值的每一部分都需要某种形式的能源消耗。价格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物理学问题,因为世界经济是遵循物理学规律运行的。

在这篇文章中,Gail Tverberg将尝试解释当石油供应受到限制时究竟会发生什么情况。

Gail Tverberg的分析表明,长期原油价格受到抑制主要有三种方式:

1)工资和财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会降低对石油的需求。随着工资和财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经济将朝着中产阶级规模缩小的方向发展。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缩小,抬高油价就变得不可能了,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自己的私家车、长途旅行以及其他对石油的奢侈性使用。奇怪的是,这种动态是石油需求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2)政客们致力于抑制通货膨胀。石油在食品生产及运输过程中被大量使用。如果原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这会让民众感到不满。实际上,总体通货膨胀率很可能会上升,就像 20 世纪 70 年代那样。为了不让自己在选举中落败,政客们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方法来压低原油价格。

3)在石油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比如加利福尼亚州和西欧,政客们会通过征收高额税款来提高石油产品的价格,比如汽油和柴油的价格。这些高昂的价格并不会回流到原油生产商手中,因为它们直接在采集地被使用,或者用于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Gail Tverberg的分析表明,这种间接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全球原油需求和价格。因此,这些高额税款将有助于防止通货膨胀,尤其是在对石油产品征收高额税款的地区之外。

Gail Tverberg预计,石油价格不会大幅上涨,相反,为应对石油供应限制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反而会导致经济体系的诸多环节变得脆弱。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尤其面临风险。

最终,这种情况在数年内出现崩溃似乎是很有可能的。这一分析的依据在于,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是一个耗散结构。

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并不仅仅是因为每年出生的婴儿数量增多。实际上,人口需要购买这种石油。人们不能仅仅开车去加油站,掏出钱来购买用于驱动汽车的燃料,然后按喇叭“要求”更多的石油。他们需要有能力买得起汽车并购买其所需的燃料。

再举个例子,从只在特殊节日才食用肉类的饮食方式转变为更广泛地使用肉类的饮食方式,往往会导致石油消耗量的增加。要使这种需求上升,就需要有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劳动者能够负担得起包含更多肉类的饮食。

这只是两个例子,说明了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往往会增加。给一位亿万富翁再多 10 亿美元并不会对石油需求产生同样的影响。首先,亿万富翁一天内的消费(比如购买股票或咨询税务顾问等)不会超过三顿饭的钱。其次,他们能够驾驶的车辆数量也是有限的。他们会把额外的 10 亿美元用于规避策略。

有几种方法可以用来观察收入分配情况的变化情况。

图 2. 美国前 1% 和前 0.1% 收入群体所占收入份额(数据来源于Wikipedia exhibit)。

图 2 展示了关于收入(包括资本收益)在富豪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分配情况的分析。但图 2 中并未体现出这样一个事实:按照这种方式计算的总收入在所有这些时期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在 20 世纪 20 年代(被称为“喧嚣的 20 年代”),收入分配极不均衡。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富有。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普通工人在经济总产出的增长中所占的份额逐渐增加。最高收入者的经济所得份额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达到了最低点。因此,与近年来相比,中产阶级可支配的资金更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普通工薪阶层所获资金减少的问题,可以是这样分析的:将工资和薪酬支出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进行考量。

图 3.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工资和薪金所占的比重,数据来源于美国经济分析局。

图 3 显示,1944 年至 1970 年期间,工资和薪金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现稳定,但此后便开始下降。

此外,我们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人在财务方面的表现不如他们的父母在相同年龄时那样出色。他们不太可能在年轻时有能力购买房产。他们往往有更多的大学贷款需要偿还。他们购买车辆的能力也比他们的父母弱。他们正在努力寻找能支付得起所有开销的高薪工作。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抑制石油需求。

自 1981 年以来,利率的下降(如图 6 所示)使得不断扩大的工资差距转变为不断扩大的财富差距。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大部分时间里,长期利率都有所下降。由于利率降低,资产所有权的月度成本下降了,使得这些资产变得更加容易获得。高收入人群能够更多地从资产(如房屋和股票)的价格上涨中获益,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更高,能够更轻松地进行此类购买。因此,自 1981 年以来,财富差距随着工资差距的扩大而趋于扩大。

图 4. 各季度的生产率增长情况(与一年前同期的生产率相比),数据来源于美国劳工统计局,由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在其数据库中记录。所展示的最后一个季度结束于 2025 年 6 月 30 日。

图 4 显示,在 1948 年至 1970 年期间,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此后各年。图 2 显示,在 1970 年之前,至少有一部分生产率的增长起到了提高工人收入的作用。近年来,生产率的增长有所下降。由于生产率增长放缓,图 2 表明,工薪阶层尤其难以从生产率增长中获益。似乎大部分因生产率增长而带来的收益如今都流向了经济的其他领域,比如极富阶层、金融行业以及政府服务行业。

自 1970 年以来,世界所经历的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趋势。增加复杂性往往会导致工资和财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图 4 的数据似乎表明,即便增加了复杂性,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似乎仍有所提高,但增幅不如经济系统主要依靠化石燃料的使用并提升工人生产力时那么大。

图 4 展示了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数据。请注意,最近一段时间的生产效率低于之前时期,即便在早期就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也是如此。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

石油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柴油被用于驱动几乎所有的大型农业机械。将农产品从田地运往商店的车辆通常使用某种形式的油,通常是柴油。运输食品的车辆往往还具备冷藏功能。国际间的食品运输,无论是通过飞机还是船只,也都使用石油。生产杂交种子的公司会在其生产流程和分销过程中使用石油产品。

此外,即便不考虑燃烧石油产品这一环节,石油的化学特性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氮肥的生产通常会使用天然气。除草剂和杀虫剂也是用石油产品制成的。

基于这些因素,如果油价上涨,生产食品以及将其运送到目的地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实际上,所有商品的运输成本都会增加。这些趋势往往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通货膨胀。在 20 世纪 70 年代油价首次飙升时,食品和一般商品的通货膨胀问题都非常严重。没有人希望再次出现那种高度通货膨胀的情况。

如果出现类似于 20 世纪 70 年代那样的油价大幅波动的情况,政客们将会被选民赶下台。因此,政客们有动力去压低油价。

石油消费者并不希望油价过高。而石油生产商也不希望油价过低,原因有很多。

一个基本的问题是,石油的生产成本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因为最容易开采的石油会首先被开采出来。这种趋势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实际是否会出现更高的价格,都需要有更高的价格。如果价格长期过低,石油生产商就会停止生产。

第二个问题是,许多石油出口国严重依赖从石油出口中所获得的税收收入。欧佩克成员国通常人口众多,但收入水平较低。油价必须足够高,以便为这些国家不断增长的贫困人口提供食品补贴,否则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将会被推翻。

图 5. 2014 年以来的欧佩克财政收支平衡价格(数据由 APICORP 公布)。

图 5 展示了 2014 年石油生产国所需的盈亏平衡价格,该价格考虑了他们为保障民众生活而需获得的税收收入以及生产直接成本。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约为每桶 66 美元。如果盈亏平衡价格仍维持在 2014 年所示的水平,那么除了卡塔尔和科威特之外,对于列出的每个国家来说,这个价格都太低了。

没有哪个石油出口国会直接指出这些价格问题,但它们往往会减少石油产量,试图提高油价。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这就是它们所采取的策略。

欧佩克还可以尝试一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即暂时将储存的石油投放市场,以消除竞争压力,从而降低油价,以损害其出口竞争对手的财务业绩。这似乎就是欧佩克目前所采取的策略。欧佩克清楚,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目前已接近不得不大幅削减产量的边缘,因为资源枯竭导致成本上升且产量减少。欧佩克希望通过获得更低的价格(比如当前每桶 66 美元的价格),能更快地将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挤出市场。因此,欧佩克希望油价能够回升,从而帮助他们满足价格方面的需求。

Gail Tverberg与一位前沙特阿美公司的内部人士进行了电话交流。他声称,欧佩克的备用产能实际上是个假象,这是因为已经开采出的石油拥有巨大的储存能力。众所周知,欧佩克(未经审计)的石油储量似乎被大大高估了。这些谬论使得欧佩克成员国看起来比实际实力更为强大。为了摆脱当前的石油问题,那些渴望找到一个美好解决方案的发达国家,欣然接受了这两个谬论。为了大幅增加石油产量,那些目前开采成本过高(比如非常重质油和位于大城市区域之下的致密油)的石油类型,很可能需要得到开发。

要做到这一点,原油价格可能需要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比如每桶 200 或 300 美元,并且保持在这个水平。如此高昂的价格会导致食品价格呈指数级上涨。很难想象油价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上涨。

令人奇怪的是,在石油供应极度匮乏的地区,政客们采取的措施似乎旨在减少现有的那点石油供应。在这种做法中,政客们对消费者购买的石油产品(如汽油和柴油)征收高额税款(包括“碳”税及其他种类的税)。他们还实施严格的法规,提高了从原油生产成品的成本。加利福尼亚州和许多西欧国家似乎都在采用这种做法。

通过这种方式,各种税费和规定都会提高消费者支付的石油价格,迫使消费者节约用油。这些税费所筹集的资金中,部分可能会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但几乎不可能有来自消费者的额外收入会返还给石油生产公司。

Gail Tverberg预计这些高昂的本地油价将会略微降低全球原油价格,因为采用这种开采方式的地区(如加利福尼亚和西欧)的石油需求将会减少。需求将会下降,因为对于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来说,油价将会变得高得难以承受。这些地区石油供应不足,因此对全球石油供应的影响将会较小。

中国的炼油厂和印度的炼油厂将会乐于利用当前较低的原油价格这一有利形势,因为这种做法似乎确实能带来好处。加州和西欧地区短期内减少的石油消费量将会流向世界其他地区。但全球油价的降低也会抑制未来全球石油的开采,因为新油田的开发往往会受到全球油价降低的限制。

较低的原油价格有助于抑制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总体的通货膨胀。一些原油可能会留在原地,以防日后出现更先进的开采技术,尤其是在那些征收高额税款的地区。由于可用的石油供应减少,加利福尼亚州和西欧的经济可能会比其他情况更快地陷入衰退。

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些针对消费者的有意提高的油价似乎大多都未能取得成效;它们刺激了替代品的出现,但目前的替代品在支持现代农业和长途运输方面效果并不理想。

降低油价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提高利率使经济陷入衰退。当利率上升时,新车的购买力以及使用石油的各类商品的购买力往往会下降。正如图 6 所示,衰退现象会有所滞后地出现。图中用灰色条标注了这些衰退情况。

图 6. 基于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所呈现的 3 个月和 10 年期二级市场国债利率。

提高利率导致了多次经济衰退,其中包括 2007 至 2009 年的“大衰退”。与图 1 的对比表明,在经济衰退期间,油价通常会下降。

世界上的富裕国家一直在宣扬这样一个观点,即我们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就是气候变化。在这个说法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来帮助防止气候变化的发生。这种说法将试图应对化石燃料短缺的问题视为一种美德,而非必须采取的防止灾难发生的重要措施。然而,当我们查看二氧化碳排放量(图 7)时会发现,由于这种气候变化的论调,全球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未下降。

图 7. 基于英国能源研究所 2025 年《世界能源统计论评》数据得出的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发达经济体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国。所展示的最新年份为 2024 年。

然而,实际情况是制造业已逐渐转移到了世界上的那些相对不发达的经济体。从 2002 年开始,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上升,这是因为 2001 年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以煤炭为能源的制造业转移到了中国。

气候变化这一议题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不那么令人恐惧的方式来“宣传”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必要性,这种方式并非是向公众告知石油及其他化石燃料即将耗尽,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传达这一信息。然而,这并未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也未能解决化石燃料(尤其是石油)供应减少的问题。

将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的做法只有在有大量廉价石油可供全球范围内进行长距离运输的情况下才有效。柴油和航空燃油的需求尤为迫切。美国开采了大量的石油,但其石油多为“轻质”石油。它缺乏制造柴油和航空燃油所需的长链碳氢化合物。事实上,全球柴油燃料的供应似乎受到了限制。

图 8. 基于英国能源研究所发布的《2025 年世界能源统计论评》数据得出的世界人均柴油供应量。

由于柴油供应不足,有必要将制造业向靠近终端用户的地区转移。但所称的“先进国家”(包括经合组织成员国,如美国、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将制造业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那些将制造业转移至海外的国家,其化石燃料供应往往会枯竭。试图将制造业迁回本国似乎可能会遇到困难。

当前世界经济是建立在巨额债务基础之上的。所有这些债务都需要连本带利一并偿还。但如果制造业受到严重限制,那么偿还这些债务就可能会出现困难,除非是以那些难以转化为实物商品的货币进行偿还的话。

当石油供应紧张时,我们往往不会察觉到这些迹象。其中一个迹象是,在一些石油进口地区(如加利福尼亚和英国),炼油厂纷纷关闭。这将导致未来石油供应更加短缺。其他迹象似乎包括更高的关税(以激励国内附近地区的制造业发展)以及各国之间日益加剧的敌对情绪。

几乎每一个历史上的经济体系最终都遭遇了困境,原因在于其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可用资源的增长速度。通常情况下,可用资源也会被耗尽。如今,全球经济似乎也正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

其结果通常会是某种形式的崩溃。有时个别经济体会输给其他更强大的经济体而战败。有时,工资差距会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较贫困的民众会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在其他时候,不满的民众会推翻他们的政府。或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民众可能会投票将当前的政治精英赶下台。

此类崩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数年才形成的。较贫困的人群会更快地减少,甚至在整体经济崩溃之前就已经如此。冲突程度加剧。债务水平上升。研究人员Turchin 和 Nefedov告诉我们,食品价格会上下波动。没有证据表明这些价格会升至一个永久性的高位,从而能够使更多的粮食得以生产。

人类学家约瑟夫·泰恩特在《复杂社会的崩溃》(Collapse of Complex Societies)一书中告诉我们,增加复杂性所带来的收益是逐渐减少的。虽然经济体系可以通过增加复杂性暂时解决过度发展的问题,但这种增加的复杂性并不能永久性地防止崩溃的发生。

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模型往往都非常简单。他们并未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复杂且相互关联的特性。实际上,物理学定律对于理解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要。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的能源(化石燃料能源、人力能源或来自太阳的能源)都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必需的。如果能源供应出现某种限制,或者能源的生产成本变得非常高昂,这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Gail Tverberg看来,经济学家的供求模型主要适用于预测短期内的情况。但这个模型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要素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情况。

对于任何商品,包括石油而言,其储存容量往往相对于每年的使用量而言非常有限。正因为如此,商品价格往往会对当前供应量的任何波动,或者对未来供应量的预测变化做出强烈反应。经济学家的供需模型主要预测的就是这些短期结果。

就长期而言,我们需要参考历史以及那些考虑物理定律的模型。这些模型似乎表明,石油危机将会在数年内逐渐发生,因为系统中较脆弱的部分会脱离并消失。不幸的是,我们不能指望长期的高油价来解决我们的石油问题。

资料来源:The Coming Collapse: What Economists Miss About Oil And The Global Economy | OilPrice.com

来源:非凡说能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