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挪威政府正式就“KNM Helge Ingstad”号护卫舰的损失,向西班牙Navantia船厂提出高达10亿欧元(约82亿元人民币)的赔偿诉求。挪威方面指控,护卫舰的建造过程中存在严重设计缺陷,是这场事故的决定性因素。「链接」
挪威政府正式就“KNM Helge Ingstad”号护卫舰的损失,向西班牙Navantia船厂提出高达10亿欧元(约82亿元人民币)的赔偿诉求。挪威方面指控,护卫舰的建造过程中存在严重设计缺陷,是这场事故的决定性因素。「链接」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8日,“KNM Helge Ingstad”号护卫舰结束军事演习返航时,在挪威卑尔根西北部海域与油轮“索拉”号(SOLA TS)相撞。撞击导致该护卫舰船体开裂,严重进水来不及排出,船尾倾斜入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最终被拆解。而11.2万载重吨的“索拉”号油轮没有受损。
挪威国家安全调查局(NSIA)调查报告显示,事故源于舰员操作失误,包括通信故障和导航信号误判,因此认定Navantia无需承担赔偿责任。该机构的报告认为,护卫舰舰体所遭受的损坏超出了设计预期的参数,如果能更有效地撤离,本可以避免沉船。
在油轮上拍摄的监控画面,油轮船头与护卫舰船身发生擦撞
尽管NSIA的调查报告将 “KNM Helge Ingstad”号护卫舰沉没事故的主因归咎于人为失误,但挪威政府坚称,建造缺陷才是酿成这场悲剧的根本症结。挪威国防部在最新指控中直指,螺旋桨轴密封系统存在致命设计缺陷,导致了严重故障,加速了船体的进水。
2024年8月,挪威政府提起的新一轮诉讼,再度将造船厂责任争议推向舆论中心。目前,挪威政府正在寻求高达10亿欧元的赔偿,涵盖新护卫舰建造费用、还包括沉船打捞、以及拆解军舰等费用。
被打捞出水面的“KNM Helge Ingstad”
Navantia在2006年至2011年间建造了5艘南森级护卫舰。该系列护卫舰是现挪威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艇,配备了美制宙斯盾战斗系统,是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舰。“KNM Helge Ingstad”是南森级4号舰,长132米,满载排水量约5200吨,造价约5亿美元。
挪威政府与Navantia正就赔偿事宜展开审前调解磋商。挪威政府虽倾向通过调解达成和解,若双方未能在2025年9月23日前达成协议,审判将于2025年9月23日开始。业内专家指出,此次诉讼结果将对船舶建造与运营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一旦判决落定,该案极有可能成为界定船东与船厂责任归属的重要判例。
来源:龙de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