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山东省特色学院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实施高校名单的通知》,青岛黄海学院申报的“智能海洋装备特色学院”获批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统计与大数据技术产业学院” “数智商务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至此,我校共
祝贺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山东省特色学院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实施高校名单的通知》,青岛黄海学院申报的“智能海洋装备特色学院”获批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统计与大数据技术产业学院” “数智商务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至此,我校共获批2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和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智能海洋装备特色学院
01
学院介绍:智能海洋装备特色学院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为核心,校级特色专业机器人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支撑,面向国家海洋强国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求,锚定“海洋装备设计与智能制造、海洋装备智能控制、海洋信息智能感知”3个关键领域,系统化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02
专业建设内涵丰富:学院紧密对接“高端装备、现代海洋”产业需求,构建起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核心,机器人工程等新兴专业为辅的海洋智能装备专业集群。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并完成IMarES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拥有山东省青年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和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建有6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03
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学院与山东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青岛北船重工防腐材料有限公司、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双能培训基地、技术服务基地和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共建9个省市级产学研平台,组建5个科研团队,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的校企深度融合。近年来,学院联合企业开展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与产学研合作项目30余项。先后开展校企合作横向课题50余项,西海岸新区高校校长基金项目4项,技术成果转化7项,山东省大学生科研项目10余项,为区域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04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构建“产学研赛”四位一体的专创融通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近3年,学生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国家级奖励110余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部级金奖、银奖16项,获挑战杯等省级奖励1900余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61项,学生首位授权专利144件、发表论文186篇。15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齐鲁最美大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专业建设以来,不仅涌现出了齐鲁首席技师苗立岐、山东省劳动模范孙靖东等“工匠”校友,也涌现出海南大学硕士生导师马永奇,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后韩静等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优秀校友。
数智商务产业学院
01
学院介绍:数智商务产业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升级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要目标,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赋能经济学、管理学,打造涵盖商务数据分析、经济分析、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金融科技等方向的数智商务专业集群,推动专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02
专业学科基础雄厚:深度对接产业链的岗位(群)需求,以国际商务专业为核心,融合跨境电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经济统计、商务英语等专业,构建数智商务专业人才链,形成特色数智商务专业集群。物流管理专业、经济统计学专业被评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2019年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被确立为山东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专业被评为校级一流专业,2023年电子商务专业被评为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2024年申报数字经济专业。目前学院有1门国家一流课程,5门山东省省级一流课程,30余门校级在线课程,为学院专业建设发展储备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
03
协同育人成果丰硕:在“院园合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青岛黄海学院与87家企业建立138个工作室,探索出一条 “国际商学院+网上创业园融合机制下建数智商务工作室”和“校企共建数智商务产业学院”的发展路径,建立了学业+产业+创业“三业”融合的育人共同体。“学院+产业园”融合机制下基于工作室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实践项目和新业态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智慧化改造升级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分别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字化赋能山东“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创新发展路径研究项目获2022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立项;《院园合一的协同机制——青岛黄海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集。8100名师生通过工作室受益,实现学生创业有门路、就业有出路,培养出蒋宜男、贺鹏飞、刘汉君、孙延灿、李彩云、李静、卢美艳等创业就业典型。
统计与大数据技术产业学院
01
学院介绍:统计与大数据技术产业学院以服务国家未来智能信息产业战略为宗旨,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青岛市大数据产业等重大需求,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培训、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依托大数据技术,为山东省和青岛市培养急需的统计与大数据技术人才,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02
专业学科基础扎实:面向数字经济产业,依托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大重点学科,设有经济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三个专业。其中,经济统计学为省级一流专业、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校级特色专业。现有省级一流课程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5 门、校级一流课程 11 门。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 KAB 创业教育基地、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软件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省大数据与商务智能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示范性实验(实训)基地等平台。
03
产学合作协同多元: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开展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与华为共建大数据实验室、与百度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自建数字处理、智能财务等 6 个数字经济类实验室。组建讯飞幻境智能工程微专业、商务大数据应用技术微专业、统计与大数据分析微专业、人工智能微专业 4 个微专业,教师承担各类教科研项目 120 余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9 项,授权专利 10 余项,软件著作权 9 项,发表论文 128 余篇,获省级教科研成果奖 2 项、编写特色教材 8 部。近三年校企共建138 个工作室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科研训练项目 100 余项,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参与率达 85%以上,获国家级奖励近 100 人次,省部级奖励 600 余人次。
此次获批省级专业特色学院和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是学校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成果。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不断提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来源:教学工作部
文字:韩道平 、张雪
排版:张雪
审核:李镇江、陈江波 、杨丹丹
来源:青岛黄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