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绘新卷 智启振兴新征程——甘肃高台县打造西部数字乡村建设样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0:57 1

摘要:自2020年9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以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紧紧围绕“强基础、促融合、拓应用、善治理、惠民生”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显著加快,一幅以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宣化镇贞号村智能化精品果蔬种植示范基地温室大棚里正实时显示棚内相关信息。受访者供图

自2020年9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以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紧紧围绕“强基础、促融合、拓应用、善治理、惠民生”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显著加快,一幅以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筑牢数字底座
实现乡村网络全覆盖

“试点工作开展之初,高台县便成立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数字乡村建设。”高台县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系统梳理现状、明确推进路径,最终出台《高台县数字乡村发展规划(2020-2024)》和《高台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为全县数字乡村建设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的“高速公路”。目前,高台县乡村地区已实现4G和光纤网络全覆盖,累计开通5G基站563个,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超过9.9万户,其中农村用户达3.8万户。

在新坝镇古城村,村民关红笑着说:“以前视频通话经常卡顿,现在5G信号满格,我和在外工作的儿女视频聊天清晰又流畅。”

应急广播体系也实现县、镇、村、社四级贯通,建成1个县级总平台、18个部门平台、9个镇级平台和145个村社平台,部署接收终端844套,在政策宣传、应急预警、日常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借助“光缆进村”和“宽带乡村”工程,全县镇村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率和节目传输质量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高台县积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成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整合智能巡查、智慧养护、路政管理等13项功能,大幅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效率。创新推出“路长制”二维码公示牌系统,设置181块智慧路牌,方便群众监督举报,推动“路长制”真正落地见效。南华镇信号村村民王军说:“上次发现村道上有塌方,扫了二维码反映上去,第二天就修好了。”

在水利方面,建成涵盖雨量、水位监测站和无线预警广播的数字化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精准评估与智能调度。特别是智慧水务系统的建设,已完成4300套机井计量设备安装,水资源的“一张网”管理正逐步成为现实。“高台县智慧水务平台已经完成了从1.0版到3.0版的跃升,实现了‘一端采集、全域共享’的数据联动,管理数据与用户行为数据双向流动;在服务层面达成‘一次认证、全程通办’,群众告别了‘多头跑’、干部摆脱了‘反复报’。”高台县水务局局长侯海介绍。

突出数字治理
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高台县以“互联网+党建”为抓手,建成“甘肃党建·高台县平台”、政信通和干部网络学院,实现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100%在线纪实,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透明化。

“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实战平台整合“综治e通”“智慧警务”“智慧法院”等系统,实现基层风险隐患高效处理。“雪亮工程”建设视频监控1410路,覆盖重点公共区域,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黑泉镇黑泉村村民段红军说:“村里到处都有监控,晚上出门也觉得很安全。”

“清风高台∙码上监督”平台将乡村振兴、“三资”管理等事项纳入群众指尖监督范围,有效规范基层微权力。法院系统整合“移动微法院”“云上法庭”等平台,提供立案、调解、庭审全流程在线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数字治理的便捷与公正。

在公共服务方面,目前,高台县所有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均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6068项便民服务实现“村镇通办”,136个行政村党务、村务、财务通过互联网公开,群众办事更便捷、政府服务更高效。

电子政务外网完成IPv6改造与等保测评,承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投资项目审批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

智慧文旅云平台为游客提供线路推荐、交通导航等便捷服务;“健康新高台”小程序常住人口注册率达100%,电子健康卡实现医疗机构全覆盖,打通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数据资源共享通道。

罗城镇河西村村民杨大爷说:“现在去医院,用电子健康卡一扫,所有的病史记录医生都看得到,太方便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互联网接入率、“班班通”覆盖率达100%,“云教室”“名师课堂”广泛应用,城乡教育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智慧农业和电商齐发力
培育提质增效新动能

在农业领域,数字化正深刻改变传统生产模式。走进宣化镇贞号村智能化精品果蔬种植示范基地温室大棚,鲜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挑选、包装,发往上海市场。

“我们的温室大棚自动卷帘、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设备一应俱全。”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吉才介绍,现在用手机就能控制大棚温度湿度,一个人可以管理10个大棚。目前,全县省级智能化高标准育苗中心、200亩智能温室示范区相继建成,水肥一体化、病虫疫情智能监测等系统覆盖面积达21万亩,显著提升了蔬菜产业的智能化、品牌化水平。

养殖业也走上智慧之路。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已完成3万头母牛的信息录入与溯源管理。示范区内配备物联网设施的智慧养殖场,实现从繁育到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数字化,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新模式不断成熟。在骆驼城镇碱泉子村,养殖户李秀英通过母牛信息化管理平台,随时查看每头母牛的繁殖记录和健康状况。“再也不用翻厚厚的记录本了,手机上一点,所有的信息都清清楚楚。”李秀英告诉记者。

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不止农业生产端提质增效,农产品出村也有了“新通道”。

走进甘味甄选高台名优特色馆的直播间,主播正向各地网友热情推介高台面筋、胡麻油、晒醋等农特产品,吸引广大网友下单抢购。“我们通过抖音号、视频号销售咱们高台的农特产品,每天的直播销售额在两三千元。”主播杨文静介绍道。

高台县持续深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成效,全力推广“丰登高台”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亚麻籽油、高台辣椒、面筋等网货产品60余种。

通过整合县域快递物流,实现镇村统一配送,提升末端投递效率。镇村电商服务站点持续优化,提供快递收发、网购网销、金融服务等便民功能。同时,积极举办电商直播大赛、“网信新农人”评选、“彩虹张掖千人主播团”等活动,开展多场线上营销推广,电商生态日益活跃,助农成效持续凸显。

数字潮涌,振兴当时。高台县以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不断夯实乡村数字根基,拓展数字应用场景,提升治理效能与惠民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数智能量”。未来,高台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努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乡村建设样板。(鲁明 周桐)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