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建农林大学(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FAFU)是一所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36年成立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1
福建农林大学(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FAFU)是一所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36年成立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1940年成立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两校合并组建福建农学院,1994年更名为福建农林大学,2000年福建林学院并入,进一步强化了农林学科特色。作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农林学科为优势,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 校园与学科布局
学校拥有福州金山校区、旗山校区、安溪茶学院校区和南平校区(现为实习基地),总占地面积约4800亩。其中,金山校区作为主校区,集教学、科研与生活功能于一体,校园环境优美,被誉为“花园式学府”。学科建设上,学校现有19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金山学院),覆盖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大学科门类。拥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特色学科包括作物学、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等,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 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
福建农林大学在科研领域表现突出,建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如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闽台特色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等。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农林生物技术、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例如,学校选育的甘蔗、水稻、茶叶等新品种在南方地区广泛推广,助力农业增效;菌草技术更是被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此外,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紧密,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 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1万人,研究生1.1万人。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设“严家显班”等创新实验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多数投身农林、环保、食品等行业。国际交流方面,学校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学生交换、联合科研等项目。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校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尤其在热带农业、林业等领域的教育合作颇具影响力。
### 文化传承与校园生活
学校注重文化育人,传承“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打造了“农林大讲堂”“茶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安溪茶学院校区依托福建茶产业优势,开设茶学相关专业,培养茶产业链高端人才。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超过200个,涵盖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学校还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如标准田径场、游泳馆等,并多次承办省级大学生赛事。
### 未来展望
面向未来,福建农林大学将紧扣国家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深化“新农科”“新工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同时,学校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提升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话语权,朝着“具有农林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大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