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开学典礼在台城校区新青年剧场隆重举行,红山校区师生线上同步参与,两校区同心聚力。本次典礼依托“时光照相馆”这一主线,在历史回响与未来展望的交织中,为全校师生揭开了新学期时光之旅的序幕。
今天,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开学典礼在台城校区新青年剧场隆重举行,红山校区师生线上同步参与,两校区同心聚力。本次典礼依托“时光照相馆”这一主线,在历史回响与未来展望的交织中,为全校师生揭开了新学期时光之旅的序幕。
新帅领航!张翼飞致辞绘蓝图,拉开校庆序幕
现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翼飞以“新帅”身份亮相,为全体师生带来“时光寄语”。他不仅勾勒新学期发展蓝图,更正式启动十三中建校70周年校庆,以“七秩志远承烽火,行近担当启新程”为题,传递办学初心。
张翼飞说,十三中的成长是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学校七十年征程,始于1955年,作为南京解放后第一所完全中学,十三中从西家大塘14号扬帆启航。七十年间,从古色古香一方院落到红山新城现代化校区拔地而起;从1959年跻身重点中学,到2024年荣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七十春秋薪火传,九万里风鹏正举,每一次跨越,都由校训“志远行近”的精神驱动,在一代代十三中人的血脉中奔涌。
“何为‘志远’?如果只管埋头赶路,不顾前路方向行不行?如果一味刷题应对考试,不去思考祖国发展和社会需要行不行?我想有些青春期的调皮鬼会回应:行啊!但心里一定有另一个三观笔直的答案。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脊梁,你们的理想,当融入国家民族发展的召唤。”
回看近年来的十三中,一批批学子不断用实际行动证明,“志远”的星河看似遥远,其实就闪烁在每一个坚实“行近”的脚印中:它是高考赛道上的“化志为行”——每年大批学子跻身全市前1000名队列,以持续领先的高分推进力,将远大理想铺成脚下的台阶;它是学科竞赛中的“厚积薄发”——年均超300人次荣获省级以上奖项,信息学、机器人等多项竞赛全国领先,以专注与恒心抵达新高度。
敢问路在何方?路,永远在每一个为个人梦想、为民族复兴而笃定向前的脚下!这份坚守,始于每日的点滴努力,成于不懈的持久积累——这正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也是对未来最坚实的奠基。
最后,张翼飞呼吁全体师生做扎根玄武湖畔的梧桐,用具体的“行近”清单承载“志远”担当,并承诺“我将与大家共同努力”,以实干致敬历史、奠基未来。铿锵致辞引发全场师生强烈共鸣。
校庆LOGO惊艳发布!高一学子设计彰显校园活力
作为校庆筹备的重要成果,典礼现场举行了十三中建校70周年专属LOGO发布仪式。经过暑假多轮评比,高一6班杨博岩同学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发布环节中,张翼飞书记与杨博岩同学共同揭开LOGO神秘面纱,标志着学校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进入新阶段。
时光对话显温情!老校友汤文成返校传经,寄语后辈砥砺前行
“校照片 续温情”篇章里,一场跨越数十年的“时光对话”温情上演。学校特邀1977届老校友汤文成先生返校。汤文成先生是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16年,现任东南大学未来机器人基金管委会副主任,是十三中“志远行近”校训的践行者。2025级新生代表秦梓彤、赵云飞与汤文成先生展开交流,老校友分享求学经历与人生感悟,为新生答疑解惑,鼓励他们以奋斗诠释青春,传承十三中人的优良学风。这场跨越时光的对话,不仅让学子们感受到前辈的精神力量,更让学校“务实求高”的精神在代际传承中愈发鲜明。
高一(18 )班学生秦梓彤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90年代运动场的照片,那时候操场环境一般,但是大家依然热爱运动。现在我们生活这么优美的校园中,我会珍惜三年的高中生活。我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像汤文成教授一样能为国家科技做贡献。”
AI赋能“时光创想”!7位级部主任绘就年级发展新图景
为描绘各年级新学期发展目标,典礼创新设置“时光创想”环节。学校7位级部主任借助AI技术,将本级部对学子成长的期待转化为可视化图片,并依次上台解读“新照片”理念。从高一的“夯实基础,逐梦启航”,到高二的“深耕细研,突破自我”,高三的“冲刺高考,决胜未来”,再到国际高中的“放眼寰宇,胸怀天下”,每个级部的AI图景都紧扣学生发展阶段特点,既展现了各年级的育人特色,又传递出全校上下同心育人的决心。AI技术的运用让抽象的育人目标变得生动具体,也为开学典礼增添了科技感与未来感,赢得师生阵阵掌声。
典礼最后,全场师生齐唱《我爱你,中国!》,挥舞五星红旗定格“新照片”中最鲜亮的中国红。此次开学典礼既是对学校七秩办学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新学期的郑重启航。相信在“志远行近,务实求高”校训校风指引下,十三中学子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在台城畔、红山旁续写七秩芳华的新篇章。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沈杨 通讯员/张越凡 张燕 摄影/徐海兵
来源:荣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