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分析】金融工具披露示例(14):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参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5 20:01 2

摘要:致同连续多年持续跟踪研究上市公司年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近期将陆续发布“上市公司年报分析之准则应用披露示例”系列微信。主要研究内容是结合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示例,解析上市公司重点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的执行情况和可以借鉴的实务应用案例,包括执行准则和监管要求中的

致同连续多年持续跟踪研究上市公司年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近期将陆续发布“上市公司年报分析之准则应用披露示例”系列微信。主要研究内容是结合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示例,解析上市公司重点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的执行情况和可以借鉴的实务应用案例,包括执行准则和监管要求中的重大会计政策的选用、重要会计估计的判断、重点关注问题的实务应用示例、核心会计事项的披露示例等。

系列微信研究涉及的准则和监管要求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准则(CAS 2)、企业合并准则(CAS 20)、企业合并报表准则(CAS 33)、政府补助准则(CAS 16)、股份支付准则(CAS 11)、资产减值准则(CAS 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CAS 28)、或有事项准则(CAS 13)、投资性房地产准则(CAS 3)、收入(CAS 1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CAS 22)、保险合同准则(CAS25)、租赁准则(CAS 21)、A+H股境内外披露差异、营业收入扣除事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等其他准则及监管要求。

本期为“上市公司年报分析之金融工具准则应用披露示例”子系列微信之一,解析内容为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参数披露示例。

如无特别说明,相关示例来源于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

一、简要分析

预期信用损失是以违约概率为权重的、金融工具现金流缺口(即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的现值的加权平均值。

企业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应当反映下列各项要素:(1)通过评价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2)货币时间价值;(3)在资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在不违反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应反映的上述各项要素的前提下,企业可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运用简便方法。例如,对于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企业可参照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编制应收账款逾期天数与固定准备率对照表,以此为基础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二、年报分析: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参数披露示例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参数披露示例汇总

示例1:农业银行(601288.SH)

金融风险管理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参数

根据信用风险是否发生显著增加以及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本集团对不同的资产分别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准备。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相关参数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敞口。本集团以当前风险管理所使用的内部评级体系为基础,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考虑历史统计数据(如交易对手评级、担保方式及抵质押物类别、还款方式等)的定量分析及前瞻性信息,建立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及违约风险敞口模型。

相关定义如下:

-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12个月或在整个剩余存续期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违约风险敞口是指在未来12个月或在整个剩余存续期中,在违约发生时,本集团应被偿付的金额;

-违约损失率是指本集团对违约敞口发生损失程度作出的预期。根据交易对手的类型、追索方式和优先级,以及担保品或其他信用支持的可获得性不同,违约损失率也有所不同。违约损失率为违约发生时风险敞口损失的百分比。

示例2:邮储银行(601658.SH)

金融风险管理

对参数、假设及估计技术的说明

根据信用风险是否发生显著增加以及资产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本集团对不同的资产分别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准备。预期信用损失是违约概率(PD)、违约风险敞口(EAD)及违约损失率(LGD)三者的乘积折现后的结果。

相关定义如下:

违约概率(PD):是指在未来某个特定时期内,如未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间,债务人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偿还本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本集团违约概率以内部评级模型计算结果或对于未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金融资产,采用历史数据测算法,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资产组合测算得到的客户历史违约数据为基础,加入前瞻性信息以反映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时点型”债务人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率(LGD):是指债务人如果发生违约将给债权人所造成的损失金额占债权金额的比率,即损失的严重程度。本集团违约损失率为内部评级模型计算结果或对于未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金融资产,采用历史数据测算法,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资产组合,按照客户类型、担保方式、历史不良贷款清收经验等因素,逐笔统计违约资产的回收金额和回收时间,计算自违约之日起未来一段期间内该资产组合的违约损失情况。

违约风险敞口(EAD):是指预期违约时的表内和表外风险敞口总额。

本集团通过预计未来各资产组合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敞口,来确定预期信用损失。

本集团将这三者相乘并对其存续性进行调整(如发生违约),再将各期间的计算结果折现至资产负债表日并加总确定预期信用损失金额。预期信用损失计算中使用的折现率为实际利率或其近似值。

本集团定期监控预期信用损失计算相关的假设,并根据评估结果作出必要的更新与调整。

示例3:平安银行(000001.SZ)

模型和参数

本集团采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模型法评估预期信用损失,针对非零售业务阶段三风险敞口,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法评估资产的预期损失。

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模型法是通过对信用风险敞口的违约风险暴露、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存续期等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现金流折现模型法是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

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12个月或在整个剩余存续期,无法履行其偿付义务的可能性。本集团的违约概率以内部评级模型结果为基础进行调整或按组合评估得出的历史违约经验,加入前瞻性信息,以反映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时点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率是指本集团对违约风险暴露发生损失程度作出的预期,为违约发生时风险敞口损失的百分比;

违约风险敞口是指在违约发生时,本集团应被偿付的金额。

本集团采用内部信用风险评级反映单个交易对手的违约概率评估结果,且对不同类别的交易对手采用不同的内部评级模型。在贷款申请时收集的借款人及特定贷款信息都被纳入评级模型。本集团的评级体系包括33个未违约等级及1个违约等级。本集团定期监控并复核预期信用损失计算相关的假设,包括各期限下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敞口等的变动情况。

示例4:广深铁路(601333.SH)

会计政策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本集团结合违约风险敞口、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前瞻性信息的预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等,本集团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

(i)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本集团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账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的基础上结合违约风险敞口以及预期信用损失率,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前瞻性信息的预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认坏账准备。管理层主要从客户的信用情况以及经营现状综合判断和估计。本集团定期监控并复核与预期信用损失计算相关的假设。在考虑前瞻性信息时,本集团使用的指标包括经济下滑的风险、外部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客户情况的变化等。

如实际发生的信用损失与原估计有差异时,该差异将会于未来期间内影响本集团相关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示例5:上海电气(601727.SH)

会计政策

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本集团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并基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或基于账龄矩阵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率。在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率时,本集团使用内部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等数据,并结合当前状况和前瞻性信息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