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3月5日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博法治宣讲团走进南京市浦口区实验中学、江浦实验小学、新浦实验小学、珠江小学等浦口区中小学,以法治情景剧、普法微课堂、趣味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3月5日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博法治宣讲团走进南京市浦口区实验中学、江浦实验小学、新浦实验小学、珠江小学等浦口区中小学,以法治情景剧、普法微课堂、趣味互动问答等创新形式,为青少年送去一堂堂生动鲜活的法治教育课。
法治辅导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精心策划、认真筹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盛宴引起了中小学师生的热烈反响。
情景演绎“活”化法律,寓教于乐入童心
在浦口区新浦实验小学,宣讲团成员自编自导的法治情景剧《勇于说不》引发阵阵掌声。剧中以“遭遇不良青年收保护费”“遭遇肢体、语言的校园欺凌”等青少年易遇场景为切入点,通过简单易懂的剧情和角色扮演揭示法律风险,用同龄人视角传递“拒绝沉默、善用法律武器”的理念,引导学生们积极预防校园霸凌,勇于举报反映肢体、语言、财产等校园霸凌行为。
“这个情景剧太有意思了,我学到了很多防范校园欺凌的知识!”学生钱雨馨兴奋地说道。宣讲团成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小雯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法律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理解法律。”
在浦口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宣讲团成员自编自导的法治情景剧《网络陷阱大闯关》引发阵阵掌声。剧中以“网络直播打赏”“游戏账号交易”等青少年易遇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幽默剧情和角色扮演揭示法律风险,引导学生识别网络诈骗套路。
精准普法零距离,以案释法护成长
“同学们知道哪些行为属于不良习惯可能引发犯罪吗?”在法治微课堂上,大学生法治辅导员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介绍公安、法院等典型国家机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法律条文,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法律的权威性,深化法治观念,有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针对青春期常见困惑,宣讲团特别设计“法律盲盒”问答环节,学生随机抽取如“遭遇充值游戏诈骗怎么办”“个人信息泄露如何维权”等情景卡,在互动中掌握应对技巧。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听了这堂课才知道,原来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保护着我们。”学生周东怡深有感触地说。宣讲团成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雨欣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让学生们明白法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校地律所联动聚力,共筑法治防护网
此次活动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浦口区司法局、教育局、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联合开展,目前已覆盖中小学5所,惠及师生万余人。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谷艳秋律师表示:“高校学子用‘青春话语’解读法律,既增强了普法吸引力,也搭建了校地律所法治共建新平台。”珠江小学小学学生金仁熙兴奋地说:“以前觉得法律离自己很远,现在知道它像‘超级英雄’一样保护我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徐骏表示,学院将持续深化“法治辅导员”品牌建设,通过普法课程、模拟法庭进校园等创新形式,构建高校、政府、律所等多部门联动的法治教育体系,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晴空。
通讯员 陆思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王丽丽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