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龙岩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古田会议”勇于直面问题推进自我革命、中央苏区工农检察部成立“突击队”开展巡视检查监督的早期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探索建立对村巡察“三查两单一提升”工作机制,即巡察组通过访查村庄发展实况、访查群众急难
2025年8月26日
“沿着乡村看巡察”栏目专题报道我市
传承红色基因 守护群众利益
推动对村(社区)巡察龙岩实践走深走实
↓↓↓
近年来,龙岩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古田会议”勇于直面问题推进自我革命、中央苏区工农检察部成立“突击队”开展巡视检查监督的早期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探索建立对村巡察“三查两单一提升”工作机制,即巡察组通过访查村庄发展实况、访查群众急难愁盼、访查基层干部作风,形成巡察发现的问题清单和推动办成的实事清单,系统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群众感受到巡察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断擦亮廉洁龙岩金色名片。
“三查”协同
走好群众路线
对村巡察点多面广情况复杂,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如何精准有效发现问题?龙岩市县两级巡察机构积极传承才溪乡调查优良传统,拿出苏区时期党员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好作风,在驻村巡察期间创新开展以“访农情、问计于民,查村庄发展实况;访农事、问需于民,查群众急难愁盼;访农户、问效于民,查基层干部作风”为内容的农村调查实践,在农户家里、田间地头、项目实地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掌握“活情况”、发现问题。
长汀县委巡察组干部对村巡察期间开展农村调查,入户走访困难群众。
“老伯,现在大田种植效益如何?”今年6月,巡察组的一个工作小分队路过连城县福地村农田,看到几位村民在劳作,便停了下来,往田间走去。讲明来意后,几位村民不一会儿便诉起了苦:“村委会租了我们的地,至今租金都没给……”还有这样的事?巡察组随即安排两名组员向村干部进一步了解情况。
“我们村为了发展集体经济,2019至2020年投资盛福生态专业合作社17万元,以每亩500元的租金流转耕地21.71亩种植香芋冬瓜等,但未见成效已停止经营,拖欠了20户村民的租金。”村干部道出实情。在巡察组推动下,被欠了5年的租金21710元如数发送到20户村民的账户。
这样“接地气”的访查,如今已经成为龙岩市对村巡察的常态。巡察干部在一线访查中既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又找准了群众急难愁盼,有利于精准发现问题。
2021年市县党委换届以来,全市已巡察1803个村(社区),全覆盖率92.22%;对问题突出、群众关切的216个村(社区)开展巡察“回头看”。共移交问题线索527条,立案28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6人。
“两单”落地
让群众可感可及
“对村级党组织的巡察要充分考虑基层实际,打破常规套路、简化报告形式,简单明了,形成问题清单和实事清单即可。”龙岩市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龙岩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巡察组对“三查”中发现的“第一手资料”,做好两个转化:一是进一步发现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转化为巡察发现的“问题清单”;二是进一步从群众的呼声与期盼中体会急难愁盼,督促镇村两级党组织实事求是、力所能及地解决,转化为巡察组推动办成的“实事清单”。
连城县委巡察组巡察莲峰镇姚坊村期间,对文化公园步道厚度进行现场核验。
在2024年5月龙岩市委开展的31个重点村机动巡察中,巡察组充分发挥兼职副组长作用,对发现的农村工程项目虚假招标、虚增工程量等问题深挖细查,现场巡察期间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对连城县新泉镇林国村和上杭县南阳镇官余村的2名村干部立案审查调查,形成有力震慑。
漳平市吾祠乡吾祠村垃圾中转站因设备设施年久老化导致垃圾清运受阻,持续高温天气加剧垃圾异味,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活。市委专项巡察组收到反映后,推动乡党委立行立改,搬迁垃圾中转站,周边群众对这一巡察速度交口称赞。
龙岩市委“百村整治”专项巡察组干部在武平县中山镇龙济村实地走访道路硬化亮化工程。
这是今年6月龙岩市“百村整治”专项巡察组分类梳理转化为“实事清单”的一个事例。这次专项巡察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统筹市县两级巡察力量组建7个专项巡察组,对全市105个集体“三资”规模大、工程项目多、村级债务多、群众信访反映多、村情相对较复杂的重点村开展提级巡察。各专项巡察组按照“一村两单”要求,仅25天就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和“实事清单”各105份,共发现问题693个,立行立改问题99个,推动解决民生实事117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28万元,切实把巡察成果转化为正风肃纪、服务于民的实际成效。
标本兼治
系统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通过平台直播,在外打工也能身临其境参与家乡建设,这样的做法很暖心!”“专业人员在验收现场讲解,我们不懂工程的老百姓都能听得明明白白。”今年3月,永定区大溪乡坑头村“阳光直播”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的验收环节,村民们纷纷在评论区点赞互动。这是村级工程“阳光直播”的一个缩影。
漳平市永福镇西山村村主任助理在“十里花街”改造提升项目现场开展“阳光直播”。
2024年5月,全市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机动巡察发现,农村小规模工程发包不规范、竣工验收和结算审核“走过场”、多支付工程款等问题易发多发,有的村干部优亲厚友、虚报套取工程款。
针对巡察发现的这一共性问题,龙岩市纪委监委领题调研,形成龙岩市村级小规模工程类案分析报告专报市委,并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实行“全过程监督”机制深化农村小规模工程管理的十三条措施(试行)》,紧盯工程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廉洁风险点,从压实监管责任、优化联合审验、开展阳光直播、减轻建设负担等方面对症下药,推动农村工程规范化管理。
“村里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压给村里,有一部分责任往往在乡里在县里,漏洞要从上面来堵,这是对村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的一个重要特点。”龙岩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坚持从市级层面,系统整治村级组织普遍存在的廉洁风险、重点隐患,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因‘碎片化’整改导致的‘此村整改别村又犯’‘此时整改下次再犯’等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龙岩市、县两级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对村巡察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深化运用“一巡一分析”成果,在联动整改和系统治理上下功夫,做实对村巡察“后半篇文章”。村级集体资源资产进点规范交易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
“这个价格比我们预计的还要高!”去年9月,新罗区曹溪街道董邦村综合服务大楼在新罗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多方自由竞价,最终以每年125万元的租金挂牌成交。村支部书记张伟锋感慨地说:“过去,谈起集体资产出租,群众总觉得有点猫腻。现在,通过交易中心公开竞价、阳光透明,村民们在手机上就能查看竞价情况,闲话少了,咱干活也更有底气。”
新罗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接待前来咨询业务的群众。
从2023年新罗区、长汀县开展试点,到2024年成立龙岩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全面推开,全市村级集体资源资产集中交易逐步走上规范化之路。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共接收村级项目145宗,成交总额3.17亿元,为村集体溢价增收921.35万元,对村巡察标本兼治战略作用进一步彰显。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