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长线法宝:长期来看,股票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金融资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1 05:13 2

摘要:是美国西格尔教授的经典著作。核心观点:“从长期来看,股票是所有金融资产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资产。”

是美国西格尔教授的经典著作。核心观点:“从长期来看,股票是所有金融资产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资产。”

这是西格尔通过对美国市场1802年至今超过200年的数据回测,得出的震撼结论。

作者说,假设在1802年投入1美元,200年后:

股票:最终将增长至数百万美元,实际回报率约6.6%。

债券:最终增长至数千美元,实际回报率约3.6%。

黄金:仅增长至几美元,实际回报率约0.7%。

这个结论颠覆了“股票高风险”的传统认知。

短期来看,股票风险确实最高;但长期来看,其风险却显著低于债券,因为债券的长期购买力会被通货膨胀侵蚀。

多说一句,这里买入的股票是“指数基金”,而不是单只股票,因为单个公司,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退市。

这里,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为什么“从长期来看,股票是所有金融资产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资产?”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社会总是在不断的进化、改革和进步。

随着效率的不断提高,落后的东西总是被更先进的技能所替代,而人的需求又不断的增大,并且我们社会的发展是复利的。

造成股票这种生产性的资产,就必然会为我们创造更大的价值。

而黄金和债券是不会创造价值的。

说白了,我们的社会发展越快,股票为我们创造的财富就会越快越多。

比如,一辆汽车运东西,大概率比一匹马运东西更快,挣钱也更多。

理解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投资股票了。

尽管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短期的波动和衰退,但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其长期趋势必然是向上的。

因此,股市整体也必然长期向上。而投资股票就是赌国运,相信人类社会的创造力。

那么,该如何投资股市呢?

一、定投指数基金。

西格尔给出数据:自1971年以来,像标普500这类宽基指数的业绩,超过了近2/3的主动型基金。

定投,是指定期定时,在固定的时间,投入固定的金额,买进某个投资标的,就像还房贷一样。

金额,一般为每月“闲钱”的20%-50%为宜。确保即使市场连续下跌一两年,也不会影响你的日常生活,能让你坚持下去。

指数基金,一般是沪深300、标普500等。宽基指数基金是普通人投资的最佳选择。

定投指数的好处,主要有4个:

1、解决“择时难题”:没有人能持续地预测市场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定投通过分批买入,自动实现了“高点少买,低点多买”的效果。

因为金额固定,价格低时买的份额就多,价格高时买的份额就少,从而拉低了平均持仓成本。

从而避免了“追涨杀跌”这个导致散户亏损的主要原因,让你完美克服人性弱点。

2、强制储蓄,积少成多:这是一种纪律性极强的投资方式,能帮助普通人克服消费欲望,将工资的一部分自动转化为资产,利用“复利”实现财富的滚雪球效应。

3、成本低、分散性好: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远低于主动型基金,长期下来,节省的费用就是增加的收益。

而且,极度分散,这又巧妙地为大家规避掉了暴雷的风险。

4、长期优秀:指数代表的是整个经济,长期必然向上。

能让大家轻松获得市场的平均回报,而这平均回报已经足以战胜大多数专业基金经理。

切记,定投有一个核心原则,就是“止盈不止损”。

即使在市场下跌的时候,也一定要坚持定投下去,甚至可以在大跌时适当加码。因亏损,停止定投,是定投失败的主要原因。

当然,定投并非“只买不卖”。那么,什么时候卖出呢?

我们采用“目标收益法”:就是设定一个年化收益率,目标年化10%-15%,达到后全部或分批卖出,然后重新开始新一轮定投。

定投是“种树”,不是“种菜”,它需要以年为单位的耐心。短期内看到亏损是常态,甚至是好事,因为你可以买到更便宜的份额。

享受下跌,这是定投最反人性的地方,但也是其精髓所在。下跌意味着你可以用同样的钱收集更多“筹码”。

忽略市场噪音,相信经济长期增长。

二、投低市盈率,高股息率的价值型股票。

“低市盈率、高股息率”策略的关键就是“均值回归”和市场先生的“错误定价”。

低市盈率,意味着低估值,即安全边际。即使公司未来遇到困难,股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因为本来就很便宜了。

高股息率,则表示公司愿意将真金白银返还给股东。

而能持续支付高股息的公司,通常都具备现金流充沛、盈利能力稳定、财务健康的特点。

这本身就是一个优质公司的“财务证明”。

双重收益来源:

1、股息收入:稳定的现金回报,如同房子的租金。

2、估值修复:当市场估值修复,市盈率会从低位合理回归,带来股价的上涨。

这个策略的本质就是,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财务健康的“现金奶牛”公司,一边收租(股息),一边等待市场估值修复。

具体,分5步:

第一步:建立股票池。

市盈率(PE):通常选择行业市盈率中位数以下,或者绝对值低于15倍。

股息率:通常选择高于3%,且最好是连续多年稳定或增长派息。

净资产收益率(ROE):最好能稳定在10%以上。这表明公司即便在成熟期,也拥有良好的资本利用效率。

第二步:深度分析,排除价值陷阱。

低PE和高股息率可能是“价值陷阱”的诱饵,即公司业务正在永久性衰退,股价越来越低,股息也可能随时被取消。

我们要分析:公司为什么便宜?是市场暂时性的悲观,还是行业或公司永久性衰退?

业务是否稳定?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否还有需求?未来10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护城河是否依然存在?

股息是否可持续?看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是否足以覆盖股息支付?

第三步:构建组合,分散投资。

不要单压一只股票!即使分析得再透彻,也可能有看错的时候。

将资金分散到多个行业的若干只,如5-10只,符合标准的股票上,构建一个“高股息价值组合”,以避免暴雷风险。

第四步:买入与持有。

分批买入,不要一次性把所有钱投完,可以分几批在不同的时间点买入,进一步平滑成本。

长期持有,价值回归需要时间,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三年五年。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公司成长,等待估值修复。期间依靠股息获得补偿。

第五步:卖出时机

估值过高:当股票的市盈率从极低水平恢复到甚至超过历史平均水平或行业平均水平时,可以考虑卖出。

基本面恶化:当初买入的理由消失了,比如公司的护城河被摧毁、股息无法维持、业务模式被颠覆。

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发现了另一只同样安全但股息更高、估值更低的股票。

西格尔告诫:“不要对那些市盈率在20倍以上市场的股票垂涎欲滴”。

好资产需要好价格,否则就称不上好投资。

三、规则至上。

规则至上的好处就是,当你把决策权交给系统后,你就不会再为每日的涨跌而焦虑。

你的任务从“预测明天是涨是跌”变成了“我的规则是否被严格执行”。

投资从此变成了一件有纪律、可重复的工作,而不是一场赌博。

如何构建“规则系统”?

一个完整的规则系统应涵盖投资的全部生命周期。

1.买入规则

买什么?标的选择规则:

比如:“只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或“只买入市盈率低于15倍、股息率高于4%、连续5年分红增长的股票”。

怎么买?入场规则:

比如:“每月10日定投1000元” 或 “当市场市盈率低于历史中位数时,分批买入” 或 “股价跌破XX均线时买入”。

买多少?仓位管理规则:

比如:“单只股票仓位不超过总资金的10%”或“首次建仓不超过20%,每下跌10%补仓10%”。

2.持有规则

持有期间做什么?

比如:“不看盘,不理睬短期消息”或“每月检查一次公司基本面,确认买入理由未改变”。

如何再平衡?

比如:“每年1月初调整一次组合,使股债比例恢复到7:3”。

3.卖出规则

止损规则:应对判断错误。

比如:“任何单笔投资亏损达到15%,无条件卖出”或“个股基本面恶化,当初买入理由消失时卖出”。

止盈规则:兑现利润。

比如:“收益率达到100%时卖出一半”或“当市场市盈率高于历史80%分位时,分批卖出”。

对于股息策略:“只要股息不削减,就一直持有”。

对规则要极端负责,盈亏的关键在于系统,而不在于市场。如果结果不好,你应该做的是优化系统,而不是在下次交易时临时违背系统。

保持简单,规则越复杂,执行难度越大。简单的规则,往往比复杂的策略更有效,也更容易坚持。

“规则至上”的本质,是从一个依赖预测的“赌徒”,蜕变为一个依赖概率和系统的“工程师”。

你的任务不是猜中明天,而是设计并维护一台名为“投资系统”的机器,确保它在各种市场天气下都能持续、稳定地运行。

最终的胜利,不属于最聪明的人,而属于最有纪律、最忠于自己规则的人。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