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商局集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1872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点燃第一次创业的火种;1981年,袁庚振臂高呼“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掀起第二次创业浪潮;今天,招商局再次鸣笛启航,开启第三次创业新航程。
一家资产规模达15万亿元的百年企业,是否还要继续创业?
招商局集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1872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点燃第一次创业的火种;1981年,袁庚振臂高呼“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掀起第二次创业浪潮;今天,招商局再次鸣笛启航,开启第三次创业新航程。
153岁的招商局集团,如何进行第三次创业?
01
第三次创业
招商局集团已初步形成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地产园区三大成熟板块。2023年,招商局集团提出“第三次创业”,确立了第三次创业战略——“两条曲线”:一条是“微笑曲线”。在交通、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向研发、品牌、数智化等发展,实现“老树发新芽”。另一条是“马利克曲线”。在生命科技、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实现“新树扎深根”。
同时,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创科”)进行了揭牌。招商创科定位为招商局集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核心平台,聚焦数智科技、生命科技、绿色科技,通过“科研+投资+运营”三位一体模式,加速构筑“马利克曲线”。招商创科注册资本30亿元,由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邓仁杰出任董事长。
邓仁杰历任湖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副秘书长、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董事长,拥有丰富的跨行业管理经验。
至此,招商局集团将原有的三大业务板块升级为“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地产园区、科创产业”四大板块,并在官网首页更新相关信息。
02
“升维”
“微笑曲线”两端,一端是研发与品牌,一端是服务与数据。
过去,招商局集团的航运、港口、地产等传统业务大多沉淀在曲线底部,因为这些业务普遍具有重资产、高投入、低弹性的特征。
如今,招商局集团开启第三次创业,同步抬高曲线两端:资产变轻、智慧变重、产业焕新。
招商轮船率先示范。2024年8月6日,招商轮船注册成立“云链数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首次将数字化升级为“公司级战略”。云链数智科技的职责,就是将航运贸易的所有环节转化为数据,并反哺决策。
技术同步升维。央企首个航运大模型 ShippingGPT 2.0 问世,已接入全球90%以上公开的AIS数据、港口物流数据和大宗商品流向数据。
安全再进化。以“船奇智安”为例,岸基实现对200余艘船舶的实时可视、可感、可干预,船员违规行为下降90%。
效率随之跃升。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轮船营业收入257.99亿元,净利润50.15亿元,连续三年净利润保持在50亿元以上。
再看招商积余。通过“轻重资产分离”,招商积余资产负债率与重资产比重双双下降,资源进一步聚焦主业;同时搭建“招小播”“余房网”“招商易采”等平台,探索“平台流量+专业服务”的轻资产模式。规模扩张方面,接连完成对上航、南航、汇勤、新中等企业的并购与合作,现已进驻150余座城市,在管项目2200余个。技术层面,将“科技视为物业转型的胜负手”,打造了招商π平台与积余随行APP。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积余实现营业收入171.72亿元,净利润8.4亿元,分别增长9.89%与14.24%,实现高质量增长。
此外,“招商云”升级为国家交通物流行业云,实现算力、算法、数据“三统一”,已承载航运、港口、物流、贸易等18个央企子平台。招商工业首艘大型LNG船开工,数字化车间使分段制造效率提升30%;招商银行每年将营收的3.5%投入研发,大模型专利申请量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一。
当行业仍在讨论“周期底部有多长”时,招商局已用“微笑曲线”给出答案:底部的确可以长期存在,但企业能够通过升维把自己迁移到曲线的两端:一端是研发与品牌,一端是服务与数据。
03
新赛道
2025年8月25日清晨,妈湾智慧港5号闸口,一辆无人驾驶电动集卡顶着8级台风稳稳停靠。车顶的RISC-V芯片每秒完成120次路径重算,这枚指甲盖大小的“中国芯”来自招商创科与ARM合资的瑞驰信息。
同一天,千里之外的新疆,凯赛生物基复合材料基地启动试生产:秸秆在这里被转化为航空级碳纤维,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40%。
这两个看似孤立的场景,被招商局集团用“马利克曲线”理论串成了一条新赛道:在传统产业“第一曲线”见顶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第二曲线”。引爆点正是今年刚满周岁的招商创科,这支被内部称为“第三次创业特种部队”的新引擎。
2024年4月18日,招商创科正式起航,锚定生命科技、绿色科技、数智科技三大方向。其打法可概括为“三步法”:研发端,把实验室里的“0”打造成可商业化的“1”;并购端,用资本力量推动“1”快速扩张为“100”;运营端,以真实场景让“100”持续放大。
一年时间,这套方法论已在多条战线跑通。
在生命科技领域,招商创科以118亿元取得人福医药23.70%表决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依托天津药物研究院国家级平台,双方正开发全球首款针对难治性癫痫的RNAi疗法,目前已进入Ⅱ期临床。
在数智科技领域,招商创科携手瑞驰信息推出RISC-V芯片,并批量装备妈湾智慧港自动驾驶车队。
在绿色科技领域,招商创科携手凯赛生物共建生物基复合材料基地,上述项目将秸秆转化为航空级碳纤维,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40%。
这些看似分散的布局,实则围绕同一条主线:以“研发培育+产业并购+专业运营”的三步法,把“1”做成“100”。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招商创科资产总额514.83亿元,全年营收15.18亿元,利润总额3.36亿元;招商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470亿元,同比增长23.7%,占总营收比重首次突破13.7%。
04
匹配人才
153岁的招商局,为何能保持“创业”的激情?
答案写在其组织基因里:用“干部轮换”不断为旧血脉注入新因子,打造的新领军者。
首先,干部轮换让“老招商”持续刷新。
2025年3月,招商积余公告:执掌四年的总经理陈海照调任,“少壮派”陈智恒接棒。这只是招商局集团体系内上半年第17起高管轮换之一。过去8个月,招商局集团已完成中高层轮换40人次,其中30%在传统与新兴产业之间流动,20%往返于总部与一线。
在招商局集团第三次创业的语境里,招商局集团更需要能把1做成N的“个性化高手”。1979年出生的陈智恒正是样板:他曾重构招商蛇口营销数字化体系,推动费效比优化;兼任招商城科总经理时,又把BIM、智慧工地等数字化基建做成标配。其“深耕实体+拥抱科技”的履历,与招商积余“全场景服务+科技化”战略一拍即合。
其次,人才计划为下一次跃迁“屯兵”。
2025年7月25日,招商局集团在深圳召开年中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要更加突出人才支撑作用,力争在‘十五五’期间打造一支与‘第三次创业’需求相匹配、总量充沛、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153年来,招商局第三次吹响创业号角。和前两次一样,主题词仍是:人。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来源:企业观察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