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取材于大冰直播里粉丝的人生故事,结合笔者个人的人生感悟撰写,只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加入话题。
这是整理于大冰直播间里,发生在与他连麦的粉丝身上的故事。
希望这个故事,对你我她,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正向的有益的启迪。
看他人的故事,过好我们自己的人生。
本文取材于大冰直播里粉丝的人生故事,结合笔者个人的人生感悟撰写,只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加入话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文中人物为化名。
母亲离异,离开女儿
芳芳(化名)是一位离异母亲,今年50岁(后来,是否再婚,不详)。
芳芳出生于东北东村。
在女儿10岁那年,因为一些原因,她离婚了。
离婚后,她来到了上海打拼(做餐饮业)。
工作原因,芳芳无法把女儿带在身边抚养,因此,女儿被留在她父亲身边(即,法律意义上,芳芳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
之后,因为忙,芳芳也无暇关注女儿的成长。
通俗一点说,芳芳女儿在其成长过程中,母爱是缺失的。前夫后来再婚,也不怎么管孩子,芳芳的女儿小文(化名),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精神孤儿”。因此,小文跟芳芳也不亲。
但是,作为母亲,已经人到中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芳芳,还是力所能及地给孩子提供一些经济支持。
沉迷游戏的大学生
小文今年22岁,在读大学。
最近,芳芳连续四、五天几乎彻夜不眠,眼窝塌陷,面容憔悴,没有食欲,几近崩溃。
因为,她得知女儿因痴迷游戏挂科,不能正常大学毕业了,被延迟半年毕业。
得知这一消息,芳芳整个人都不好了,很焦虑。
虽然女儿小时候,不是跟在自己身边长大的,但是,最近几年,在经济方面,自己也为女儿付出了很多。
在女儿读大一时,她为女儿报了驾校,希望女儿能在大学毕业前能把驾照考下来。
可是,女儿有时间拖延症,没有紧迫感,竟用3年才考下驾照。
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芳芳女儿对考驾照和大学课程的学习,都不上心,无紧迫感。
但对游戏却很痴迷。
她甚至在寝室同学睡觉时,摸黑用手机玩游戏。
芳芳认为,女儿被延迟大学毕业的重要原因,就是她痴迷游戏,荒废了学业。
一想到女儿不能如期毕业,芳芳就焦虑,甚至绝望。
芳芳知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她会得抑郁症、焦虑症的。
沉迷游戏的女大学生
女儿的延迟半年毕业,还有女儿的网瘾、女儿的不听话,让芳芳感到很委屈,无奈:
在经济上,她最近几年,为女儿付出很多。
但是,女儿不理解她,不领情,不感恩,更不感动,甚至对她的话很抵触。
不知所措的芳芳,抱着一线希望,连麦了大冰的直播间,希望能得到大冰老师的开导、指点。
很庆幸,芳芳竟然连麦成功了!
芳芳连麦大冰老师的直播间
大冰怼芳芳:
“她游戏成瘾、不听话、延迟毕业,也不过如此!她XD了吗?她杀人了吗?退一万步说,即使她不能毕业了,甚至是将来只是肄业了,没有大学毕业证书了,那又怎样?天也不会踏!”
大冰老师告诫芳芳:
大冰老师在直播时,给他母亲打了电话,问候老母亲这两天吃的啥?身体怎么样?他告诉母亲,他(当时)在新疆呢。过几天给老妈邮寄当地特产。
电话里,听得出,大冰母亲接到儿子电话,很开心,但是,也没有问过多,只是叮嘱他按时吃饭,注意休息。临挂电话之前,大冰老师母亲说:
“不要对孩子有掌控欲,她有她的人生,她已经22岁了,成年了。成年人要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负责,哪怕是撞南墙,你也别拦着,让她自己去撞,她就会记住教训了。”大冰老师叮嘱芳芳,进:
不要企图掌控女儿的人生,不要管的太多。否则,孩子有可能不再见你,你们的亲子关系会进去冰期。
在她很小的时候,你缺失了她的成长过程。
她的成长过程,你没实实在在地没有参与,只是这几年给了她一些经济上的支助与付出,就像让她完全听你的,那可能吗?她的童年是“热精神孤儿”,这是事实。
这是一个非正式的心理学术语。
通常指因情感确实或心灵创伤而长期感到孤独、无助,缺乏精神寄托的个体,多见于家庭关系疏离或成长环境异常的群体。
这类人群可能因父母情感忽视、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或被遗弃,等等)或社会支持缺失,形成类似孤儿的心里体验,表现为情感隔离、自我封闭或社交困难。
情感空虚感、社会适应障碍、成因多样性(包括但不限于父母缺席、家庭暴力、过度物质补偿替代情感关怀等)。
本案例中的芳芳女儿小文,当下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原生家庭成长过程中父爱母爱缺失,成年后,她母亲有企图用过度的物质(经济)补偿,替代情感关怀造成的。
奉劝天下夫妻,特别是有了娃的人士,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比如,出轨,家暴,XD,赌博成瘾,等等),不要轻言离婚。
如果不得已得分开,但凡有一线希望,也不要轻易把孩子留给男方抚养。
来源:红尘禅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