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只要走路走快了,裤子就会湿一小块”,“我不敢去跳广场舞,怕憋不住。”…… 这些看似 “难以启齿” 的困扰,其实都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典型表现。
“最近只要走路走快了,裤子就会湿一小块”,“我不敢去跳广场舞,怕憋不住。”…… 这些看似 “难以启齿” 的困扰,其实都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典型表现。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是指因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打喷嚏、大笑、跳跃或提重物)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的现象。这是女性常见的泌尿系统问题,尤其是产后和更年期女性。SUI的发病率因人群、年龄、性别(主要影响女性)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全球范围约25%-45%的成年女性受不同程度SUI影响(基于流行病学研究)。高发年龄段:4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经产妇和绝经后女性。
作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我们希望通过这篇科普,帮助更多女性走出困境。
01
压力性尿失禁的分期:看看你属于哪类?
压力性尿失禁按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仅在剧烈腹压增加时(如跳跃、跑步)发生漏尿,不需护垫。
中度:日常活动(如咳嗽、大笑、提重物)时漏尿,需使用护垫。
重度:轻微活动(如走路、翻身)或静息时即发生漏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2
压力性尿失禁发病原因有哪些?
压力性尿失禁的核心是盆底支撑结构薄弱与尿道控尿能力下降,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1.盆底肌松弛
妊娠和阴道分娩:胎儿压迫和产道扩张会损伤盆底肌肉和神经。
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如更年期)导致尿道黏膜萎缩、盆底肌力减弱。
肥胖:腹部脂肪增加长期压迫盆底。
2. 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
盆底手术病史、外伤或先天发育异常。
3. 其他因素
慢性咳嗽、便秘、长期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03
这些信号提示你需要就医
咳嗽、打喷嚏时漏尿量增多,需要垫护垫才能出门
上下楼梯、拎重物时出现无法控制的漏尿
因担心漏尿而刻意减少饮水量,导致便秘或尿路感染
回避社交活动,甚至不敢出门买菜、探望亲友
临床上,医生会通过查体、尿流动力学检查、盆底肌力评估等专业手段,明确漏尿程度,再制定个性化方案。
04
在家就能做的康复训练
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
方法: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的肌肉(如憋尿动作),每次收缩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组,每日3组。
效果:坚持3-6个月可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方式调整
减重(BMI>30者)、避免便秘、戒烟(减少慢性咳嗽)。
05
临床干预:医生指导下的进阶治疗
药物辅助:局部雌激素(更年期女性阴道萎缩者)、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如米多君,需谨慎副作用)
物理治疗:通过生物反馈仪实时显示盆底肌活动,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收缩方法;低频电刺激则能被动锻炼肌肉使得患者盆底肌力增强。
盆底磁治疗:利用低频脉冲磁场穿透人体组织,作用于盆底肌群和神经,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功能的恢复。其优势在于无需侵入人体,治疗过程舒适,对于因疼痛或不适而无法接受电刺激治疗的患者更为适用。每周治疗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通常经过 1-2 个疗程(10-20 次)后可改善漏尿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尿道中段悬吊术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手术方式。这种微创手术通过吊带支撑尿道中段,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小切口的优点。
作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我们想强调:压力性尿失禁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如果您或家人正受此困扰,不妨先做一个简单的 “测试”:用力咳嗽时是否漏尿?若答案为 “是”,应及时就诊。
来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