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季一系列重磅活动即将于2025年3月30日拉开帷幕。作为学术季第一阶段的启幕,经过美术馆的深度策划和广泛召集,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开幕、文化引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和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会议在内的一系列学术活动
01
“馆藏陈列”启幕
02
“文化引擎”
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
03
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会议
04
学者与青年论坛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季一系列重磅活动即将于2025年3月30日拉开帷幕。作为学术季第一阶段的启幕,经过美术馆的深度策划和广泛召集,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开幕、文化引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和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会议在内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将汇聚来自全球顶尖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博物馆管理者的前瞻性思考,带来高浓度的信息量和权威的美术馆行业研讨及洞察。
01
CAFAM馆藏陈列
现代中国美术 • 古代中国艺术
3月30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正式开幕,作为中央美术学院长期固定陈列展览,完整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以来收集和贮藏的优秀作品。长期陈列的推出,既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对经典馆藏探索、活化的重要探索,是对收藏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习总书记提出中国的美术馆要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的指示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新时代美术馆核心价值的展示,是丰富与建构中国新时代的美术史研究物质呈现的努力。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基于教学、研究需要,一直持续、有序地开展古代、现当代艺术品的收集和典藏工作,包括1950年以后购藏于国有文物商店的藏品,得自故宫博物馆等机构划拨,以及学院组织的教师捐赠、重要展览收藏以及优秀毕业创作等,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藏品来源。藏品涉猎古今、兼顾中西,囊括了各个美术领域,共拥有各类藏品2万余件,逐渐形成中国古代艺术、现代中国美术以及中央美院教师与学生作品等多个收藏序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始终重视对经典藏品的挖掘、整理与利用,围绕藏品展开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教育推广和对外交流活动,不断活化典藏,扩展美术史视觉叙事的新维度。
展览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万余件展品中精选近500余件优秀作品,分为“现代中国美术”和“古代中国艺术”两部分。其中“古代中国艺术”部分选取了200余件藏品,以“器物”和“书画”为两大类型,包含铜镜、画像砖、俑、陶瓷、宗教造像、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书法九个子类藏品,时间跨越两千年。“现代中国美术”部分选取了馆藏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260余件,以时间为线,梳理呈现了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等百年造型艺术的发展脉络。
02
文化引擎
全球26家艺术机构分享
作为2025CAFAM学术季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引擎——2025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3月30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作为文化的聚集地与展示窗口,美术馆不仅承载了艺术品的展示收藏功能,更在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社会经济的活力塑造中,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高水平的艺术展览和活动,源源不断地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动力,美术馆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文化对话的枢纽和未来创新的实验场。本次高峰论坛希望以“文化引擎”为主题,聚焦“多元策展与知识更新”“社区对话与全球协作”“科技赋能与创新策略”三大议题,研讨新时代美术馆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此次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广泛邀请了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罗马国立21世纪当代美术馆、首尔大学美术馆和新加坡国立美术馆6家活跃的国际美术馆机构,以及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泰康美术馆、中间美术馆、深圳当代艺术和城市规划馆等国内20家公私立美术馆的机构负责人参与论坛的研讨。
在主旨论坛中,演讲者将结合具体的实践,分享美术馆为社会及经济发展提供引擎作用的具体策略、方法及成效,研讨美术馆在文化营造、经济提振中的催化剂的作用,以及美术馆如何在运营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议题一“多元策展与知识更新”将探讨美术馆如何运用其策展能力,通过具有多样化和包容性的展览和活动,持续进行知识更新,探讨美术馆对更广泛社会和文化议题的讨论能力。在“社区对话与全球协作”议题中,将探讨美术馆如何通过本地对话与国际合作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扩展美育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通过创建全球文化网络,共享资源和专业知识,推动文化的流动。同时讨论国际合作项目在促进跨文化和艺术交流中的有效性。在“科技赋能与创新策略”版块,演讲者将从机构自身的实践出发,分享美术馆探索创新策略的实践和体会,例如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为美术馆赋能,从而更有效地管理艺术品、优化运营并实现全球传播等等,如何面向未来地扩展美术馆的发展空间。
03
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
共谋高校艺术博物馆事业创新蓝图
自2018年成立以来,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务实”的核心理念,推动高校艺术博物馆协同发展。联盟先后于2018年11月召开筹备会议,同年12月举办首届年会暨成立大会,并于2020年11月召开第二届联盟会议。为深化行业交流与合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再次承办“2025年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会议”。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22所高校艺术博物馆的40余位代表,与会者将立足学术研究的深厚积淀,以专业视角探讨高校艺术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实践路径与发展策略,通过经验共享与跨区域对话,共谋新时代高校艺术博物馆事业的创新蓝图。
本届会议的两场论坛围绕“高校美术馆与学科建设”“高校美术馆与社会美育”两个议题展开。首场论坛聚焦美术馆与高校学科的协同机制,深入探讨艺术博物馆如何深度嵌入艺术创作、美术史论、策展研究等学科体系,构建“学术资源库—实践平台—成果转化器”的闭环模式。第二场论坛以社会美育为核心议题,重点研讨高校美术馆如何突破大学物理边界,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构建公共性与专业性兼具的美育体系;同时建立高校、政府与社会机构的资源联动机制,最终实现艺术资源的社会化共建共享。同日,还将组织联盟工作会和项目推介会,共同商定联盟组织架构和未来合作模式,推动成员单位间的联结与协作。
04
系列学术活动
学者论坛 •青年研究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希望借助学术季一系列活动,扩展自身丰富馆藏的社会化认知,通过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的对话,探讨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的担当与使命,为公众提供深度参与艺术对话的平台,实现学术研究与公共教育、社会参与的有机融合。
美术馆学术季将在今年的4-9月陆续推出系列学术活动。围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的内容,以及藏品陈列与美术馆发展、陈列策划与设计规划思考等议题,举办两场学者论坛:“耕耘与求索——央美美术馆藏品的研究与现状概述”和“执藏与传布——公共语境中的美术馆收藏及展示”。同时,与青年研究力量的互动将作为下半年的论坛主题,通过征稿形式,将青年学者的研究纳入到藏品研究、陈列更新的讨论中。
活动日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开幕式
时间:9:30-11: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学术报告厅
开幕专场导览
时间:11:00-12: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A/B展厅
文化引擎——2025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
时间:13:30-18: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学术报告厅
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会议
论坛嘉宾
潘义奎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弗朗西斯科·斯托奇
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艺术总监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马琳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沈相龙
首尔大学美术馆
馆长
靳军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杜鹏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辛友仁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馆长
陈俊宇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馆长
唐昕
泰康美术馆艺术总监
陈勇劲
武汉美术馆馆长
卢迎华
北京中间美术馆
馆长
李峰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
伊莎贝尔·贝尔托洛蒂
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
孙莉
成都A4美术馆馆长
神谷幸江
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田绍登
湖南美术馆馆长
肖飞舸
成都美术馆副馆长
Christl Baur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负责人
吴洪亮
北京画院院长
应金飞
浙江美术馆馆长
王法
江苏美术馆馆长
王潇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馆长
颜为昕
深圳城市规划与当代艺术馆馆长
张春艳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
论坛主持人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馆长
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学研究中心主任
高高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海军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联盟机构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河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山东工艺美院美术馆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
上海交通大学程及美术馆
深圳大学美术馆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四川音乐学院美术馆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
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文化引擎——2025中央美术学院
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
详细日程安排
明日发布
敬请期待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吴靖
点赞
推荐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