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介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08:10 1

摘要: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金才形成比较完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传统文化之

戏曲介绍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金才形成比较完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距今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的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们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

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一、国粹京剧

1、生行

“生”是逻辑住脚色的航称。扮演中老年人物的叫老生,回数型口,又 称须生、胡子生,如空计》中的诸甚亮。按表演艺术的不同特点,分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兼重武功的靠把老生。扮演青年不挂胡须的叫小生。

2、旦行

花旦,是中国戏曲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罗称“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也有的是属于泼辣,赦荡的中、青年女性。影视界所称的“当家花,指的也是善演这样角色的演员,想来是从戏巨”曲中借用的称谓。

3、净行

角是舞合上具有独特风格的“净”在京剧中,人物委型,一般扮演品貌或者胜格有特点的男子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多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条勾勤脸谱,所以又称“花脸”。

4、末行

末行简称“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未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未”的。

5、丑行

“丑”扮演喜剧脚色,由于在真菜上抹一上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又称三花脸。传统戏中丑脚扮演人物种樊繁多,有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的人物;也有奸诈刁恶、帆备卑鄱的人物。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艺特点.又可分为文丑和武五。

三、戏曲类别(群英荟萃)

1、京剧

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以北京为中心分布,遍布全国。京剧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微剧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所以称因河南简称“豫”,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3、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戏,也是与微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专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4、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子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5、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奥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美国、加拿大、英国、东南亚等广府华侨聚集地。如新加坡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

6、红色脸

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7、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白净脸)。

8、黑色脸

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速,杨排风”中的焦赞

9、蓝色脸

表现性格刚直,桀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来源:祥睿龙成王守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