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一字一句都精准地叩击着民营企业家们的心弦,为他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一字一句都精准地叩击着民营企业家们的心弦,为他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
3月17日清晨,天山北麓的寒气尚未散尽,新疆天山红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厂区叉车轰鸣,标有“直灌”字样的货箱有序装车,它们将跨越3000公里运抵北京,成为首都厨师的“风味密钥”。
董事长张文俊笑着说:“新疆每日16小时的日照,都封存在这罐中了。”这位“番茄大王”的自信,既来自企业首季销量达1000吨、同比增10%的佳绩,更来自扎根十二师民营经济沃土的滋养。
如今,这家作坊起家的企业,正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带动合作社的10余名职工增收。“新疆天山红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教会我们‘科学种田’,让我们年均增收了3到5万元。”种植户祁生新说。
满载番茄酱的卡车驶出厂区时,十二师民营经济的“成绩单”也在刷新:民营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贡献了62%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的商品销售额,更以24.1%的税收增速,托举起十二师高质量发展的“半壁江山”。
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西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西邦啤酒正以每分钟400瓶的速度飞速下线。这家2021年成立的企业,用三年时间建成8条全自动啤酒生产线,如今年产达20万吨,产品覆盖50个单品。
“从啤酒到蛋白质饮品,我们正在研发多款新品。通过AI加持的新电商模式,今年要拿下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的多个市场。”该企业负责人吕震的自信,与十二师工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董丽的解读不谋而合:“我们实施‘梯度培育’工程,在‘培精’上下功夫,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兵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梯度培育,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2024年以来,十二师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1家,累计25家;培育兵团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累计23家。2024年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兵团级绿色工厂1家。
政策的春风同样吹拂着传统产业。在新疆润森工贸有限公司的电商运营中心,总经理王正海盯着“新边界”电商销售平台跳动的数据:尽管一季度是干果销售淡季,但公司月销售额仍逼近300万元。“得益于十二师‘企业直通车’,此前的融资和招工问题都解决了,让我们企业发展有信心。”王正海说。王正海所说的“企业直通车”,是十二师畅通政企沟通的创新机制,如今已形成“诉求收集—协调—督办—回访”工作闭环。自“企业直通车”运行以来,受理民营企业来访来信121件,办结满意率达100%,其中新疆润森工贸有限公司的融资和用工需求,通过十二师国企垫资与定向招聘活动,获得针对性解决方案。如今,这家老牌干果企业正加速推进厂房技术改造升级,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全面布局与工艺流程优化,实现产品品质与产能同步跃升。
与此同时,法治护航同步发力。十二师建立“1+1+N”法商调解机制,即“工商联+法院+N个商会(企业)”,在直属商会挂牌3家法商调解工作室,联合法院为民营企业开辟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在工商联挂牌“法官工作室”。
截至目前,通过“1+1+N”法商调解机制,累计化解纠纷36起;税务部门带着“政策计算器”进企业,减免税费超800万元。金融“活水”精准浇灌,通过银企对接解决融资6亿元,农行兵团分行为环保企业72小时放贷500万元。
春潮涌动间,十二师民营经济正绘制新图景:新疆西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冲刺20万吨饮品产能,新疆润森工贸有限公司全面推进厂房技术改造升级,新疆天山红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智能育苗基地……
十二师民营经济的发展春潮,与今年全国两会释放出的政策暖流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政策暖流、创新激流与民生细流在此交汇,这片热土上,每分钟都在生发新的可能。
来源:天山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