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看各地花式宣传精彩纷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16:19 1

摘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人头攒动。道路两侧悬挂着黄河保护治理、节约用水宣传标语,“哪吒”“敖丙”人偶向群众发放宣传物品。广场上的宣传展板吸引群众驻足观看,法治主题节目表演赢得阵阵掌声。现场还设置了普法小游戏,寓教于乐,让法治深入人心。

2025年3月22日

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

2025年3月22—28日

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

各地各流域开展了

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

一起来看

~~~

黄河水利委员会

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黄河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主题宣传活动

3月22日上午,黄委在河南长垣市周营上延黄河法治广场启动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黄河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人头攒动。道路两侧悬挂着黄河保护治理、节约用水宣传标语,“哪吒”“敖丙”人偶向群众发放宣传物品。广场上的宣传展板吸引群众驻足观看,法治主题节目表演赢得阵阵掌声。现场还设置了普法小游戏,寓教于乐,让法治深入人心。

黄委高度重视,提前印发“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方案,要求机关各部门、委属各单位充分发挥水法治宣传主阵地作用,以宣传贯彻水法、黄河保护法等水法律法规为重点,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水利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淮河水利委员会

紧扣“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活动主题,开展各类活动

淮委陆续开展多项宣传活动。组织制作“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海报;赴社区开展普法与节水宣传进社区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涉水法律法规,开展节水科普;启动“节水·青春行”系列活动,发出节水护水倡议,组织开展“节水中国行 淮委在行动”环龙子湖骑行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宣传节水知识,发放宣传手册;赴秀水实验学校开展宣讲,开通线上直播扩大受众范围,普及淮河文化,推动节水型校园建设,累计点击量达81.83万次;邀请小记者团参观治淮陈列馆,增强青少年保护母亲河、珍惜水资源的意识;联合蚌埠市相关水利单位开展水利经典诵读、水法知识互动、节水倡议签名等活动。

下一步,淮委将紧密围绕“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活动主题,按照活动安排部署,开展好淮河干流执法普法巡查、“河湖守卫者一日体验”、淮委2025年第一期法治讲座、普法宣传“六进”和节水志愿服务、节水知识网络答题、节水知识讲座等各项活动,进一步营造依法治水管水、全民节水护水的浓厚氛围,提升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意识,确保取得宣传实效。

海河水利委员会

策划“水利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走进海委

3月22日,海委结合水法治宣传教育策划了一场“水利开放日”活动,邀请天津市河东区部分人大代表走进海委机关,“零距离”接触海河流域水利工作,感受近年来流域水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开启一场以水为媒、共话民生的探索之旅。

“水利开放日”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设计了参观海河水利史馆、座谈交流、深入社区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内容,提升公众对流域水利的感知度,增强水法治意识,为推动海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拓展群众基础。

在海河水利史馆,代表们深刻感受到海河流域水利事业的沧桑巨变和水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对流域管理机构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在海委防汛会商室,代表们认真聆听了海委水利法治工作情况介绍,围绕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后恢复重建、南水北调、水法治建设等内容,积极发言,深入交流探讨,为海河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座谈会后,人大代表们与海委机关普法工作者一同走进社区,向公众开展水周宣传活动。在河东区的社区,他们向过往居民发放水法律法规宣传折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水利法律知识,解答群众关于节约用水、强化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互动感十足,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水法治相关知识。

太湖流域管理局

举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主题宣传暨水利开放日活动

3月22日,太湖局在太湖之滨无锡市贡湖湾湿地公园举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主题宣传暨水利开放日活动。

下午14时,随着太湖水知识趣味课堂的开讲,活动拉开了帷幕,太湖治理展、“太湖水卫士”亲水研学、趣味水课堂、湖宝闯关、水美太湖涂鸦、在线互动等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的活动纷纷登场。

活动还特别组织了“太湖水卫士”亲水研学,面向公众开放太湖流域水治理重点实验室、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贡湖湾实验室开展“太湖水卫士”研学活动,招募近百名青少年、小记者们近距离接触大型浅水湖泊物理模型、太湖水质监测试验,引导青少年在了解神奇治水技术的同时自觉成为爱水护水卫士。

在水韵广场的“共绘太湖美”互动活动中,“大”“小”朋友纷纷踊跃参与,拿起彩笔、彩刷在15米长的“人水和谐 幸福太湖”长卷上竞相绘画涂色,一笔笔线条、一抹抹彩绘,绘出了美丽太湖画卷,绘出了节水爱水的心声,绘出了对幸福生活的希望。

北京市

举办以“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 保障首都水安全”为主题的主场宣传活动

3月22日上午,以“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 保障首都水安全”为主题的北京市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场宣传活动,在团城湖南水北调明渠纪念广场举行。

受邀嘉宾和市民共同参观了南水北调工程展览馆和明渠广场,大家一同走进水利工程、参与互动游戏、感受水务魅力。水务青年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现场“摆摊”普水法,为市民答疑解惑,并发放宣传品。

今年“水日水周”期间,北京市水务系统精心策划、积极组织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以“非常之水 非凡之治”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朝阳区盛大启幕;十三陵水库、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等地为市民精心筹备了水利工程开放日活动,市民可通过电话预约等方式前往参加。

上海市

开启水日主题“故事商店”

3月20日至21日,上海市愚园路1046号“故事商店”变身水文化会客厅,开启春日水之巡礼。“故事商店”外,“上海水务海洋”萌宝IP“小江小海”,引领大家进入奇妙水世界,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打卡。

活动现场设置“江海映像 水韵申城”主题影像墙,从苏州河的晨雾氤氲,到黄浦江的落日熔金,大家通过镜头感受上海的水韵之美,感受江河“沪”海的可亲可近。精心打造的“水”知识墙,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上海水文化建设规划、水体清澈度提升十大案例、2025上海水务重大工程。说“水”解字翻翻乐更是让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在纸页翻动间,汉字中蕴含的“水”文化悉数掌握。精心准备的《上海水务海洋年鉴》《黄浦江志》《水文化名录》等书籍图册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高颜值实用文创“世界水日”主题套章吸引大家前来打卡。参与活动的市民和游客也纷纷化身“爱水护水节水”接力人,发布“水日主题”朋友圈和创意短视频。

浙江省

在大自然里打开“世界水日”

3月22日,浙江省“世界水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湖州安吉拉开大幕。活动围绕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的水利实践,通过小品情景演绎、快板歌舞串烧、记者口述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生动展示浙江厚植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孜孜探索和创新实践。

活动在歌曲《绿水青山》中拉开帷幕。从展现浙江在河湖长制统领下20年治水蝶变的情景讲述《一以贯之河长制,全域建设幸福河》,到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品《水保试验田风波》,再到“95后”基层水利人倾情出演的情景表演《帮鱼儿找到回家的路》,在浙江山水间,有许多默默无名的水利工作者,用心守护着一方水土,用爱架起了人水和谐的生命之梯。

活动现场,来自嘉兴桐乡凤凰湖、天台塔后村、舟山定海五山水利工程的三个“小水滴”上台演绎《一滴水的72变》,通过快板串烧的形式,展现了浙江把河湖和水利工程作为推动“强城、兴村、融合”的重要载体,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浙江省水生态价值实现20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产业融合、抵押融资、权益交易、资产证券化、生态补偿等模式,将优质水资源、优美水生态、优良水资产转化为驱动绿色产业升级、助力群众增收的“活水”动能。

河南省

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3月22日,由河南省水利厅、河南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暨“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郑州市紫荆山广场举行。

为倡导民众从自身做起共同守护水资源,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在广场上设立宣传点,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及纪念品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水情知识、节水技巧,宣传水的法规政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活动期间,河南省还将开展节水宣传“五进”、幸福河湖志愿行动等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惜水爱水护水合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水利力量。

“节水广东 你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

3月22日,“节水广东 你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南岗河畔举行。活动旨在深入推动全社会践行节水行动,大力推动节水产业发展,把节水工作作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组织观看节水宣传片,感受南粤大地节水行动的生动实践和南岗河节水带来的蝶变效应;组织省节水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推动全省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努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高地贡献力量;首次发布“2025广东节水十大典型案例”,共发布了“技术创新、集约利用、再生利用”三大类型各10个典型案例,为各地各领域推进节水工作树立了标杆;组织沿南岗河碧道徒步节水主题宣传、草地节水主题音乐会、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科普展示、节水知识竞猜问答和互动小游戏等活动,吸引众多家庭参与,有效带动现场群众树立节水观念、养成良好节水习惯、弘扬节水风尚,点燃了全民共建节水型社会的热情。

来源:中国水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