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域产教联合体——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16:17 1

摘要:水稻审定新品种、黑土地保护利用标准体系、北大荒农业遥感平台、米糠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今年伊始,佳木斯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16项科技成果集中发布亮相。

水稻审定新品种、黑土地保护利用标准体系、北大荒农业遥感平台、米糠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今年伊始,佳木斯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16项科技成果集中发布亮相。

“这些科技成果展现了佳木斯国家农高区黑土地现代农业在育种、黑土地保护、智慧农业、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和标准体系建设,为佳木斯以及黑龙江省的农业科技、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启新篇章。”农高区管委会主任李庆飚说。

佳木斯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依托佳木斯国家现代农业高新科技产业示范园区,由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牵头,聚焦农高区主导产业,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校企行研协同育人的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以机制创新为突破,进一步推动产教联合体成员“联合”“融合”。联合体以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利益结合点,以具有“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特征的农高区为落脚点,以品牌农业建设为产教深度融合的突破点,吸纳政校企行研各类主体共112个,并设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3个指导委员会。同时,设立“两院一中心”实体化运营机构,其中,一院是以农高区乡村振兴学院为代表的域内11所乡村振兴学院,总揽佳木斯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另一院是佳木斯现代农业教育学院(教育学院),构建一体化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塑造人才品牌;一中心即产教联合体服务中心,负责联合体日常工作,铸就政校企行研合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新格局,创建“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多元管理运行机制。

以人才培养为突破,进一步强化产教联合体“对接”“衔接”。联合体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产教融合层面建设了东北平原黑土地产业学院(种植类)、双盛米业产业学院(加工类)、东极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营销类)、东极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物流类)4所现代产业学院。其中,东北平原黑土地产业学院聘请12位行业领军人才入校领办大师工作室,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型教师团队,形成了农学类专业特有的“校企交替、农学结合、三轮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东极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产教融合“六个清单”,征集各类培训服务需求306项,共计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513人,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14318人次。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进一步强化联合体功能的“质效”“实效”。联合体牵头企业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对接农高区稻米全产业链技术需求,重点推进“东极现代农业科教融汇学院”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共同组建的技术团队在农高区等地开展科技增粮关键技术集成等课题研究。与东北农业大学等12所高校院所合作,引进“绿色超级稻”院士工作站、组建生物育种等4个科学家工作室,共建双减栽培、生物炭基肥、智能农机应用等9个科技创新平台,建立重点实验室3个,开放型区域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2个,共获发明专利3项;实施科技增粮计划10000亩,合作研发技术项目7项、科技示范项目20项20000余亩,“我在三江有亩田”等定制农业新业态、数字农业、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初具规模。

佳木斯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域联合体建设,强化政府统筹,多渠道筹集资金5.28亿元,启动现代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智慧农业技术与应用实训基地、国家级“双高”学校争创、省级智慧农业实践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今年,佳木斯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将继续强化产学研融合,健全校地交流合作机制,推动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佳木斯(建三江)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于庆澎)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