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考文献:郑长青, 王丽. 吸烟与健康: 吸烟对人体的影响及戒烟策略[J]. 中国医学科普, 2023, 18(3): 45-50。李晓明, 陈建. 吸烟成瘾的神经机制及干预手段[J].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34(6): 112-118。
参考文献:
郑长青, 王丽. 吸烟与健康: 吸烟对人体的影响及戒烟策略[J]. 中国医学科普, 2023, 18(3): 45-50。
李晓明, 陈建. 吸烟成瘾的神经机制及干预手段[J].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34(6): 112-118。
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抽烟只是习惯,不是上瘾”?但当你真正尝试戒烟时,才会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尼古丁不仅仅是“提神神器”,它更是一种“隐形锁链”,悄悄控制你的大脑,让你以为自己离不开它。
那么,你的烟瘾到底有多深?如果你做个简单的自测,发现得分低于3分,可能意味着你戒烟的难度比你想象的要低很多!但如果得分较高,说明你的身体已经被尼古丁深度操控,想要戒掉它,可能就需要一些策略和技巧了。
吸烟成瘾的核心原因,在于尼古丁会直接影响大脑的“奖赏系统”。当你吸入尼古丁后,它会迅速进入血液,并在短短几秒内到达大脑,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你感到短暂的愉悦、放松甚至兴奋。这种“奖励机制”会让你不断重复吸烟行为,最终形成心理依赖。
**但问题是,这种愉悦感并不会持久。**随着时间推移,你的神经系统会逐渐适应尼古丁的刺激,导致你需要吸入更多才能获得同样的满足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烟民会越抽越多,甚至一旦停下来就会感到焦虑、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
很多人之所以戒烟失败,不是因为身体真的离不开烟,而是受到了一些错误认知的影响:
误区1:吸烟能缓解压力事实上,尼古丁只是暂时麻痹你的大脑,让你误以为压力减少。但当药效消失后,你的焦虑感可能会更强烈。误区2:少抽几根不算“真正吸烟”
即便是少量吸烟,仍然会对心血管系统、肺部健康造成损害,而且“偶尔抽”也容易导致重新上瘾。误区3:戒烟后体重一定会上升
这其实是因为有些人戒烟后用吃东西替代吸烟。如果掌握正确的方法,完全可以避免体重增加的问题。
你可以通过**“费格尔斯特罗姆尼古丁依赖测试”**(FTND)来判断自己的烟瘾程度,以下是简单版的测试:
每天第一支烟是在起床后多久内抽的?A. 5分钟内(3分)B. 6-30分钟(2分)C. 31-60分钟(1分)D. 1小时以上(0分)一天中最不舍得放弃哪一支烟?A. 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支(1分)B. 其他时间的烟(0分)每天吸烟的数量?A. 10支以下(0分)B. 11-20支(1分)C. 21-30支(2分)D. 30支以上(3分)生病时仍然会吸烟吗?A. 是(1分)B. 否(0分)得分解析:
0-3分:烟瘾较轻,戒烟相对容易4-6分:中度烟瘾,可能需要一点外力帮助7-10分:重度烟瘾,建议寻求专业戒烟支持不是“我想戒烟”,而是“我必须戒烟,因为……” 这个理由越具体,动力就越大。从改变习惯入手
例如,如果你习惯饭后抽烟,可以改为饭后散步,让身体适应新的模式。利用“替代策略”减少戒断反应
比如使用尼古丁口香糖、电子烟(但不推荐长期使用)或其他替代品,逐渐降低对尼古丁的依赖。避免“烟瘾触发场景”
如果你习惯在喝酒时抽烟,那就尽量减少喝酒的次数,这样可以降低复吸的可能。让自己忙起来
很多时候,烟瘾是“无聊”导致的,如果你让自己忙于运动、工作、兴趣爱好,你会发现抽烟的念头会逐渐减少。不要害怕失败
戒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性成功”的任务。即便中间有复吸,也不要放弃,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很多人吸烟,其实并不是因为真的需要,而只是**“习惯了”某些场景必须有烟的存在**。但如果你换个角度思考,真的离开香烟,你的生活会变得更糟吗?很可能不会,相反,你会收获更好的健康、更清新的空气、更饱满的精神状态。
如果你的烟瘾得分低于3分,那就更没有理由拖延了,今天就开始行动!
来源:营养均衡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