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我带家人去江西篁岭旅游,遇见一位卖竹编的大叔。他的手艺非常好,竹篮、簸箕都编得极精致,可摊位几乎没人问津。他叹气说:“现在人不识货,好东西也卖不上价。”我随口问他,为什么不试着做点年轻人喜欢的小摆件?他摇头:“老手艺不能改,改了就不正宗。”
朋友们好,我是老吴。今天想和你聊一本让我反思许多的小说——《白鹿原》。
去年我带家人去江西篁岭旅游,遇见一位卖竹编的大叔。他的手艺非常好,竹篮、簸箕都编得极精致,可摊位几乎没人问津。他叹气说:“现在人不识货,好东西也卖不上价。”我随口问他,为什么不试着做点年轻人喜欢的小摆件?他摇头:“老手艺不能改,改了就不正宗。”
听完我心里直替他惋惜。不是他没本事,也不是没人需要,而是他把自己困在了旧规矩里,拒绝走出去。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明明有机会,却始终迈不出一步,最后只能停留在原地。
读《白鹿原》时,我才发现,书里很多人物其实都掉进了这样的陷阱。他们并非生来注定在底层,而是因为思想上的桎梏,把自己锁死了。陈忠实用六年时间写下这部作品,把普通人困局的根源揭得一清二楚。
书里那句让我印象最深的话是:“怕的不是走错路,而是一直不动;怕的不是受苦,而是永远不醒。”
今天就和你聊聊,这本书让我看清的三种“思维陷阱”。
01
沉溺在舒适区
生活迟早会让你付出代价
白孝文本来是村里最被看好的后代,父亲用心栽培,全村人都觉得他前途无量。但他害怕改变,害怕承担,一旦遇到挫折,就只想着逃避。被父亲责打后,他没有选择振作,而是钻进烟馆里自毁前程。最终,他连立足之地都失去了。
我当年做地产销售的时候,也犯过这种错。公司让我学线上推广,我嫌麻烦,觉得靠老客户也能养活自己。结果几年后,同行们都靠网络渠道崛起,而我却被淘汰在后面。直到后来,我主动学短视频、直播,才重新找回竞争力。
你怕改变,生活就会让你尝尽苦头。**舒适区看似安全,实则是最危险的地方。
02
光靠埋头苦干
没有思考,只会原地踏步
鹿三是个典型的“老实人”。勤恳、忠厚,却一辈子没有独立思考。主人说什么,他就照做什么,从不问“为什么”。到头来,他既没享受到忠诚的回报,也没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负责楼盘营销方案时,就犯了同样的错。我机械地照搬以前的模板,觉得“以前能用,现在肯定也能行”。结果被领导打回,理由是“客户需求变了”。那一次我才明白,努力不是万能的,方向错了,再怎么拼也没用。
会思考的人,才能走在别人前面。**光靠蛮力,只能在原地打转。
03
只敢小冒险
格局小,人生就走不远
鹿子霖算是书里最聪明的人之一,他会算计、能周旋,但所有心思都花在蝇头小利上。骗个房子、放点高利贷,他做得有声有色;可当更大的时代机遇出现时,他却畏畏缩缩,不敢迈出一步。最终,他困在族里的小圈子里,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自己在2019年也差点步他的后尘。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选择是:要么继续做本地的小项目,要么和外地公司合作,投入更大,可能会有风险。我差点因为顾虑而退缩。幸好那时想起了鹿子霖的结局,咬牙合作了。结果事实证明,那才是对的决定。
盯着眼前的小利,就看不到远处的大机会。**真正能让人翻身的,往往是敢于冒大险、敢闯未知的勇气。
写在最后
《白鹿原》写的不只是陕西黄土高原的故事,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困住人的,从来不是外部环境,而是心里的三道坎:
害怕改变
不愿思考
格局太小
现实并没有把路堵死,而是我们自己筑起了高墙。你若认命,生活就让你沉沦;你若敢破局,世界才会给你机会。
朋友,你觉得自己最容易掉进哪一个陷阱?是怕改变,还是没思考,或是格局太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我们一起想办法破局,把路走宽。
来源:菜鸟英语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