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土特产”的“金招牌”养成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1 22:35 1

摘要:8月12日,“产业链上的山东(日照)好品牌”——日照市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见面会上,来自日照现代农业产业链4位企业代表,携各自领域的“硬核成果”,讲述了日照乡村富民产业以品牌为桥、以创新为翼,从“土特产”迈向“金招牌”的转型故事。

8月12日,“产业链上的山东(日照)好品牌”——日照市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见面会上,来自日照现代农业产业链4位企业代表,携各自领域的“硬核成果”,讲述了日照乡村富民产业以品牌为桥、以创新为翼,从“土特产”迈向“金招牌”的转型故事。

日照绿茶:茶庄模式掀起“品质革命”

“茶庄模式是日照绿茶产业升级的里程碑,更是全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山东浏园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浏园”)总经理刘波谈及“日照绿茶茶庄”模式时,语气中满是肯定。他认为,作为全省首创、今年4月推出的创新举措,这一模式正推动日照绿茶完成从“产量竞争”到“品质革命”的关键一跃。

“日照绿茶茶庄”选拔标准极为严苛。譬如,企业必须满足规模达标(150亩以上)、安全认证、诚信经营等6个前置条件,并严格执行《日照绿茶茶庄建设技术规范》等8项标准。譬如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大于20g/kg。要求茶庄绿茶特级:水浸出物总量≥50%(国标≥34%)、游离氨基酸≥4%(国标≥2%)、水溶性碳水化合物≥3.9%(国标无要求)。

成功入选首批“日照绿茶茶庄”的浏园,其1080亩有机茶园正是这一模式的最佳诠释:3:1的山林种植黄金配比,完整恢复了原始生态链,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93.6g/kg。历经十六年国内有机认证和九年欧盟、日本、美国、加拿大国际认证,实现农残“零检出”。产品不仅斩获中茶杯金奖、2016年日本世界绿茶评比金奖等奖项,还作为省政府特色礼品赠送外国嘉宾,亮相米兰世博会、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

在刘波看来,茶庄模式的价值不止于“定标准”,更在于推动产业向“高品质、品牌化、三产融合”跨越。未来,随着茶庄集群的扩大(规划至2026年建成30家),将会对日照茶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茶叶品质的提升、茶农收入的增长、品牌影响力的扩大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模式或将成为中国茶产业现代化转型的经典范式。

肉鸡种源:“东禽1号”装上自主“中国芯”

“截至品种通过审定,已累计推广超1050万套,为15亿只优质肉鸡提供种源,仅矮小节粮一项技术就为国家节省粮食 13万吨。”山东纪华家禽育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纪华家禽”)董事长赵纪华介绍了“东禽1号”麻鸡配套系这一“日照造”品种——它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第一个由企业培育的黄羽优质肉鸡新品种,更以“节粮高效”的特性,为中国肉鸡种业自主可控写下生动注脚。

“1997年进入畜牧行业时,国内肉鸡品种长期依赖进口,不仅耗费大量外汇,还存在疾病风险和口感适配性问题。”赵纪华回忆,当时市面上最多的进口白羽肉鸡对养殖设备和技术要求极高,难以适应个体养殖户需求。于是,培育 “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适应中国养殖环境”的国产品种,成了他坚守近三十年的目标。

以日照本土琅琊鸡为基本素材,团队通过杂交合成、基因导入、品系选育等技术,聚合国内外优秀育种基因,最终培育出“东禽1号”麻鸡配套系。这个专为北方尤其是黄淮海地区“量身定制”的品种,兼具多重优势:父母代母鸡成鸡体重比正常体型小30%—35%,耗料减少25%—30%,产蛋高峰期日耗料118克左右。具有父母代矮小节粮且羽色、脚色双自别雌雄,商品代羽速自别雌雄等特点。2022年12月30日,该品种获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首个由企业培育的黄羽优质肉鸡新品种。如今,“东禽一号”青脚麻鸡新品种已成为全国推广量最大的优质青脚麻鸡品种。

赵纪华介绍,在前期优质肉鸡选育工作基础上,目前还选育出“琅琊土鸡1号”,该新品种肉质好、风味佳、发育快、抗逆性强、整齐度高,适合养“老鸡”,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纪华家禽技术团队集成“五个统一”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培训,创新养殖基地示范和“公司+合作社+银行+农户”两种新模式,开展“琅琊土鸡1号”示范推广工作,现年推广“琅琊土鸡1号”100余万只。目前,纪华家禽既是山东省琅琊鸡原种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更是北方最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优质鸡育种企业。

赵纪华表示,未来,企业还将继续推出优质肉鸡新品种,形成重大优质肉鸡品种系列,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种源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中国人吃上中国自主培育的优质肉鸡。

串收番茄:“三良”标准种出“优等生”

串串番茄垂挂藤蔓,串型紧凑、果型一致、色泽鲜亮,不仅通过Global GAP国际认证、持有“非转基因”证明,更经SGS 533项农残及水质标准检测合格。招贤五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贤五彩”)的串收番茄凭什么能成为市场上的“优等生”?公司总工程师赵善兴在见面会上揭开答案:“这背后是‘良田、良种、良法’的协同发力。”

在智慧化玻璃连栋温室里,“良田”用反渗透水灌溉,椰糠无土吊挂栽培,避免土传病害和重金属污染。从全球筛选“良种”,精选法国Gautier公司和荷兰圣尼斯公司表现最好的优良品种,果型美观,口感酸甜,风味独特,抗性和抗逆性好。“良法”通过Priva环控系统对温室光照、温度、湿度、灌溉精准控制,为番茄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和水肥管理。比利时碧奥特熊蜂授粉,保证番茄天然无激素。

“我们用‘国际领先、智慧高效’的理念,将‘绿色安全、品质至上’作为核心准则,从源头到终端全程严控,让日照番茄赢得市场信任。”赵善兴说。

日照花生:一颗小花生的“全球版图”

“2024 年出口7493吨,占全国 9.88%,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照金果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果粮油”)行政总监高莹展示的成绩单,道出了“日照花生”的国际影响力。扎根日照25年,这家企业从传统加工厂成长为综合性农业龙头,秘诀在于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的“双轮驱动”。

通过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金果粮油拿下15项知识产权授权,其中5项高价值发明专利,破解了花生加工的技术瓶颈,年产能突破5万吨。品牌建设上,注册“日照花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让“日照花生”拥有了国字号地域身份证。同时,在突尼斯注册了“VILLAGE FARMER”国际商标,在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注册了马德里商标,提升自主品牌在海外的品牌声量。“从田间到餐桌,每颗花生都带着‘日照品质’的印记。”高莹说。

一杯绿茶的清香、一只肉鸡的鲜嫩、一串番茄的酸甜、一颗花生的酥脆,共同编织出日照乡村富民产业的“品质图谱”。以品牌为钥,以创新为驱,日照正让更多“山海好味” 走出田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日照好品”香飘更远。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