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班累得不想动,下班就想躺着歇会儿,报的课放着落灰,买的书堆着积尘。
你是不是也常这样?
想提升自己,可总觉得没时间。
上班累得不想动,下班就想躺着歇会儿,报的课放着落灰,买的书堆着积尘。
其实啊,真正能让人慢慢变好的成长,根本不用专门挤时间,有个顺手就做的窍门,每天花不了多久,坚持下来就能悄悄变厉害。
这个窍门,说透了就俩字,总结。
但不是年底写报告那种应付事儿的总结,而是毛选里说的随时总结经验,把每天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变成能滋养自己的养分。
今天我们就把这里面的道理和法子拆清楚,照着做的人,过段时间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毛选里讲:“实践出真知,但实践不总结,就像种了地不收割,白忙活一场。”
很多人吃亏就吃亏在这儿,事情做完了就完了,高兴了就忘乎所以,做错了就怨天尤人,从没想过停下来复盘。
所谓复盘,就是事儿刚过,花几秒钟在脑子里过一遍。
例如刚才说的那句话有没有不妥?做的这个决定是凭啥?要是再来一次,哪儿能改得更好?
别小看这几秒,毛选里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总结就是把怀胎的过程捋清楚。
你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一次调查,不及时总结,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规律、藏在错误里的教训,就会像沙子一样从指缝溜走。
顺手做的关键,就是别等有空了再说,就趁事情刚结束的。
比如挂了客户电话,花几秒想刚才哪个词让对方犹豫了;
跟人吵完架,花几秒问自己自己的情绪是不是盖过了道理。
有人觉得总结就得写长篇大论,其实完全没必要。
毛选强调主要矛盾,总结也一样,抓住两个点就行,有效经验和无效教训。
什么是有效经验?不是今天完成了工作这种没用的话,而是今天用先听对方说完的方式沟通,客户态度明显缓和了这些落地的事。
要把具体做法和结果绑在一起,才能学到用的着的本事。
什么是无效教训?也不是今天做错了这种抱怨,而是刚才打断同事说话,导致信息没听清,最后返工了这种具体能涨教训的事。
要把错误的动作和后果对应起来,这能在以后避开类似的坑。
顺手做的关键,不用记全,记住需要改的。
比如吃饭时想起早上开会说错话,就记下次先调查再发言;
走路时想起某件事没按步骤做,就记明天先列步骤再动手。
毛选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也得贴合自己的实际,别搞虚的。
很多人一提到总结,就想到写日记、记手账,结果坚持三天就放弃了。
其实形式越复杂,越难成习惯。
真正的顺手总结,连笔都不用动,在脑子里就能完成。
毛选里说“实事求是”,总结也得实事求是。
能一句话说清的,绝不用两句话。
比如被领导批评了,心里默念他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下次直接说做到了什么;
比如发现某件事效率低,心里过一遍原来绕了弯路,下次从第三步开始更省时间。
顺手做的关键,用自己能懂的话记住就好。
不用追求用词准确,哪怕是刚才那招真傻,以后不这么干了,只要能让自己下次有警觉,就够了。
就像毛选里说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总结的桥和船,自己能用上就行,不用给别人看。
毛选里有句话:“革命不是一次完成的。”
总结也一样,同一个问题,可能要反复总结好几次才能真正弄明白。
比如第一次做错事,总结下次注意;
第二次又犯,就得总结为什么注意了还会错?是不是没找到根儿?
第三次再遇到,就得想有没有能一直避开的办法?
就像打磨一块玉,第一次擦掉浮尘,第二次磨掉棱角,第三次才能看到里面的光。
顺手做的关键,也要允许自己重复总结。
别觉得同一个错总结好几次,太丢人,毛选说“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反复总结不是笨,是把先导抓的更牢了。
每天花不了多少时间,把当天遇到的老问题再嚼一遍,时间长了,那些以前没发现的坑自然就绕开了。
说到底,这个顺手总结的窍门,核心就一个,把自己当成自己的老师。
毛选里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而总结的本质,就是用虚心对待自己的每一次经历。
不高估自己的聪明,不低估细节的价值,把每一步走的路,都变成垫高自己的砖。
你看那些厉害的人,未必比你多花多少时间,只是他们把总结变成了像喝水、吃饭一样自然的事。
从今天起,试试事过之后花几秒总结一下,抓住那两个关键,三言两语记在心里,反复打磨。
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点个关注,每天跟我一起练这个顺手活。
过段时间咱们回头看,那些悄悄总结的瞬间,也许早把你托到了更高的地方。
你最近有什么该总结却没总结的事?欢迎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它变成成长的捷径!
来源:时光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