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当年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到“塑料第一人”,最后成为全球皆知的富豪。
文|辣辣
今年的福布斯排行榜出来,李嘉诚丝毫没有悬念地再次登了上去。
手握2000多亿,这已经是他第23次榜上有名了。
从当年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到“塑料第一人”,最后成为全球皆知的富豪。
他唯一的心病,就是两个不让他省心的儿子,一个太过保守,一个太过激进,实在太让李嘉诚头疼。
最近,已经97岁高龄的李嘉诚突然现身普陀山,只见他双手合十,虔诚地向高处祭拜着。
无论生意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寺庙上香,这已经成为他多年以来的一个习惯。
不仅如此,他多年来一直对普陀山有所捐助,光是寺庙的建设、门口修路都花了不少钱。
不知他在烟火缭绕中,是否会想起从前。
当年那个14岁在香港街头、吹着寒风的穷苦少年,压根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自己会登上福布斯排行榜。
李嘉诚这种逆袭的实力和勇气,确实非常人可以达到。
那时候父亲刚去世,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只能早早出社会谋生,赚钱养活一家子。
别人嫌茶楼跑堂累,他却格外珍惜这个机会,手背上是被滚烫茶水溅伤的伤痕、脚底板是被长期走路磨出的水泡。
李嘉诚就是在这样又苦又累的环境中,悄悄地为自己“添点本事”。
他悄悄观察来往的客人,听他们讲什么行业最赚钱,怎么和人打交道,自己默默的记在心里。
这个小小的茶馆跑腿,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会在这干一辈子活。
后来他看中了塑料行业的前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租了间小厂房,买了台别人不要的旧压塑机。
“长江塑胶厂”就这样开了起来,刚开始创业那会,比跑腿还累。
而且因为不了解市场趋势,他的塑料厂一直处在亏损状态。
好在他咬牙坚持了下来,亲自前往东南亚寻找代理商,仔细琢磨热销款式,才慢慢让厂子由亏转盈。
他的塑胶厂越做越大,却突然甩手不做,转而进军房地产。
不得不说,李嘉诚的前瞻眼光无人能敌,他正是靠着手里的房产资源,搭建起了一个商业帝国。
用一手烂牌,打出了最漂亮的王炸,李嘉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可他现在已将近百岁,手握2000亿家产,继承者却不让人省心。
他不知道自己两个儿子,是否能继续李家的辉煌。
小儿子李泽楷,从小就敢于冒险,他拥有一颗十分精明的头脑,闯劲儿十分足。
他从来不愿意当父亲羽翼下的幼雏,就连李嘉诚也曾经说过:这个儿子很小就不听自己话了。
毕业后,他借了五亿港元,成立了自己的卫星广播公司。
在当时,他这股激进的敢闯精神,确实打败了大多数人。
他带领公司一路高进,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公司的市值曾达到2000亿美元。
可太过激进,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他只顾着往前冲,却忽略了时代发展的因素。
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突然断裂,导致许多投资者和创业者遭受重大损失,李泽楷也不例外。
他的一个错误决定,直接让他痛失一笔巨大财富。
当时他着急将手中的股权变卖,殊不知,如果能将这份股权留到现在,将有超过千亿美元的回报。
他虽然有发现投资机会的眼光,但是却急于求成,缺乏定力和耐心。
从那之后,他的商业决策越来越不稳定,时高时低,可以说是真正的“冒险前行”。
同时,他的私人生活也像他的性格一样,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乱。
不知有过多少任女友,圈子涉猎国内外。
甚至有香港女星,为他未婚诞下三个孩子。
从万花丛中过,他身边的绯闻对象数都数不过来。
可他却一点也不考虑结婚的事,估计是怕婚姻约束自己。
和这个弟弟截然相反的是,哥哥李泽钜则是过于沉稳和小心翼翼。
作为长子,他是李嘉诚钦定的接班人,从小按着父亲的意愿长大,就连大学专也是和父亲事业有关的土木工程。
本来是优秀的天之骄子,可却因为一件事,让他性格大变。
当年,他被张子强绑走折磨,尽管最后父亲拿出10亿港元将他赎了回来,但这件事在他心里,还是留下了很重的阴影。
经历过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大胆果敢,而是变得循规蹈矩、小心翼翼。
在商业领域上,他曾经有过“小超人”的称号。
可经历了绑架事件后,他的态度大变,逐渐趋于保守,完全没有之前那股勇于决断的魄力。
当时长河系的英国资产,因为政策变动,利润大幅度下减,可他却仍然给出财务重组的策略应对,因此痛失4000亿港元。
在他接班长和系后,由于经营不当,股价下跌了1/4。
面对新兴的新能源领域,他时刻保持观望态度。
最终还是一直坚守传统的业务模式,失去发展良机。
他的过于求稳,根本跟不上这个风起云涌的商界的改变速度。
不仅如此,自从绑架事件后,他每次出门,身边都要围二三十个保镖,就连开车出行,也要有非常完善的防弹系统。
能不露面的公共场合,他尽量不现身。
如果要将产业留给这个大儿子,不知要错过多少发展机会。
一个冒险,一个保守,两兄弟的性格简直截然相反。
李嘉诚如今这个年纪了,怎能不头疼?
因为家族企业焦头烂额,他最近不得不做出一些大动作:
抛售全球港口资产,还转让了300多处房产。
港口业务一直是他商业版图的重要支点,这次剥离行动,是长和集团一次巨大的战略调整。
在外界看来,他有种随时“准备跑路”的苗头。
虽然手握商业帝国,但李嘉诚心里清楚,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最初的想法很美好,想让两个儿子各取所长,共同操持起这份家业,在求稳的同时不断创新。
但如今看来,这个想法并不能实现。
来源:老鸽OLDGE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