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8月31日,乌鲁木齐乒超赛场的呐喊声还没完全散去,上海地产3-2险胜先锋乒羽陈静俱乐部的赢球喜悦,就被老将许昕赛后一条社媒冲得烟消云散——两个加粗的“回家”,像一记重锤砸在赛场公平的天平上,浇在了所有关注乒乓球规则的人心里。
北京时间8月31日,乌鲁木齐乒超赛场的呐喊声还没完全散去,上海地产3-2险胜先锋乒羽陈静俱乐部的赢球喜悦,就被老将许昕赛后一条社媒冲得烟消云散——两个加粗的“回家”,像一记重锤砸在赛场公平的天平上,浇在了所有关注乒乓球规则的人心里。
这趟乌鲁木齐之行,许昕本是上海地产的“定海神针”。樊振东缺席第三阶段,球队能不能稳稳攥住四强门票,全看他这位老将的状态。此前14战10胜、攒下24分的战绩,已让上海地产稳居积分榜第三梯队前列,谁都没想到,第四盘对阵费浚航的单打,会变成一场“憋屈局”。
两人打满五局,比分11-8、3-11、5-11、11-9、11-9,每一分的争议都藏在发球里。首局许昕靠正手暴冲拿下时,现场观众还跟着好球喊“漂亮”;可从第三局开始,节奏全乱了——费浚航第3分、第7分的发球明显出现回抛动作,现场镜头特写显示抛球角度远超国际乒联规定的30°,许昕两次走到裁判面前,抬手比划抛球轨迹,可裁判始终没抬手示意违规。
被逼到没法子,许昕干脆站到发球线前,学着对手的动作把球往回抛——这明明是“用行动指证违规”,换来的却是裁判10秒内掏出的警告牌。现场瞬间炸了,有人喊“凭什么双标”,还有球迷举着“许昕加油”的牌子使劲晃;就连看直播的网友也在弹幕里刷屏:“同一个动作,对手做没事,许昕做就警告?”
赛后热搜上,球迷的讨论分成了两派:大部分人替许昕委屈,“规则不是橡皮泥!对手回抛不管,许昕模仿就警告,这哨子吹得太离谱”“看他叉着腰站在原地的样子,真的替老运动员寒心”;也有理性声音提出,“裁判或许有视角盲区,但连续漏判后还警告抗议的运动员,至少该有赛后回看纠错的机制”——可无论立场如何,大家都认同一个核心:赛场判罚得有透明的标尺,不能凭裁判主观定夺。
其实了解许昕的人都知道,他从不是爱“挑事”的运动员。8月初上海地产对阵山东魏桥时,樊振东的个别极端粉丝现场不给他加油,赛后还在网上骂他“老了占位置”,当时他只在采访里轻描淡写说“球迷有情绪能理解”,转头发张训练照配文“专注当下”,体面得让人佩服。可这次,连体面都快守不住了,“回家”两个字哪是说走就走,明明是攒了一肚子“规则不被尊重”的无奈。
眼下乒超男团的格局早就清晰:山东魏桥靠王楚钦、梁靖崑的稳定发挥,16战14胜稳坐第一;黄石基地15胜3负锁定第二;上海地产手里的24分,其实已经把第三张四强门票攥得差不多了。可许昕这场抗议,早就不是“输不输球”的事——当“人民艺术家”都要靠两个字表达不满,当裁判的尺度能松能紧,中国乒协真该好好想想:之前也有选手提过判罚问题,怎么就没推动改变?要是连赛场上的公平都守不住,运动员在训练馆里练到手腕起茧,又有什么意义?
许昕以“回家”抗议乒超判罚双标,本质是“公平规则被打破”的集中爆发——他的委屈不止来自一场比赛的输赢,更来自“专业判罚缺位”的失望;即便上海地产仍能晋级四强,但此次事件已经敲响警钟:只有把裁判尺度捏严,守住“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才能让运动员的拼搏不白费,让球迷的热爱不被辜负。
你看比赛时有没有注意到那两次争议发球?如果是你遇到“对手违规不判、自己模仿被警告”的情况,会怎么应对?
来源:娱乐圈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