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是江山许多中老年人的朋友,是一个有故事、很励志的人。这周他在“芝麻群”轮值时,分享了一组有内涵的“退休闲话”。别样的人生经历,独特的生活感悟,让不同的人有了多样的阅读体验。闲话质朴无华、风趣幽默,淡淡的自嘲中藏着大智慧。
本文作者是江山许多中老年人的朋友,是一个有故事、很励志的人。这周他在“芝麻群”轮值时,分享了一组有内涵的“退休闲话”。别样的人生经历,独特的生活感悟,让不同的人有了多样的阅读体验。闲话质朴无华、风趣幽默,淡淡的自嘲中藏着大智慧。
一年多前,“迟到”的退休终于来了。作者开始把菜篮子变成新舞台,烟火缭绕中煮出生活真味;把校门口守成新岗位,童声笑语中收获时光利息。五笔字型敲碎数字鸿沟,ABCD串起世界之窗,还能以DeepSeek探索智能时代。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实则是向岁月递交的述职报告: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精彩与否全靠自己。
退休了,不一定就是凋零的深秋,也可是三月的繁花。当许多人在焦虑职场和生活的荣辱得失时,作者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回车键,却有一个重启键。每一次转身,不必带走往昔的荣光与尘霾,但永远要带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正如老树不必追念落花,因为新芽正在看不见的根系里悄然萌发。感谢作者,祝福作者!----芝麻闲话
退休闲话五章
文/周华
01.退休了,及时转身
“敬老卡”,过地铁道闸的刷卡提示音,冷冷地告诉自己已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以前上班时,总想着退休的好处:能好好地休息,不用着急起床,更不用连轴转地忙工作。可真到了这一天,反倒有些不适应。心中五味杂陈,想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有一段“退而不休”的过渡期。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我还时不时地往单位跑。后来发现,单位其实没有我也照样运转,在岗的同事们其实都很忙,该开会的开会,该加班的加班,我去多了反而“添乱”。渐渐地,我有意识地减少了去办公室的次数,从天天去到隔天去,再到一周头尾去一两天,再往后要确实有事我才去一趟。
退休后及时转身,放下该放下的,转移重心,转换角色,改变心态,这才是应有的选择。醒悟到这点后,我毅然将生活的重心从职场回到家庭。从此,每天早上负责准备一家人的早餐,如天气好就再去公园跑跑步、看看景;接送孙子上下学,则是我每天的规定动作;时不时地,约上几个老同事、老朋友吃饭喝酒、打牌聊天,也成为常态。
转身后的我依然忙碌,却比上班时更加从容。因为我明白: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太极中的转身,看似结束,实则蕴含着新的开始。退休后的生活,不是上班时那杯浓郁的咖啡,更像是一碗淡淡的清茶,初尝微香,细品却有滋有味。
退休后,及时转身。工作的压力没有了,时间上又自由了,反而能静下心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积极面对变化、开放探索未知、平和享受生活,这是我们退休人应有的心态。也唯有如此,才能将自己的退休后生活过得充实又快乐。
02.做家务,一专多能
退休前,洗衣、做饭、拖地等家务活我也都做,但当时的“主业”在单位,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大小事务全由爱人打理,做家务我仅仅是“偶尔”。退休后,我就想着帮爱人分担分担家务,却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家务活,要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想到的是做饭,这是日常主要的家务事。能做好这件事,那就较大程度地减轻爱人的负担。没想到,一家六口、一日三餐,做饭是件“大工程”。煮饭,用的是电饭煲,问题还不大。但做菜费时费力更是件技术活。买、洗两个环节要花费不少时间,切菜就不易,切片、切丝、切丁、剁碎等,不仅关系到美观,不同的切法还影响着食材的烹饪时间和最终口感。而食材搭配、火候掌握、调味技巧、烹饪步骤和时间等,则直接决定能否将食材转化为美味佳肴,还真的是一门难度不低的技术活。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我爱人,能做出可口的饭菜靠的是自己长期的实践,而检验饭菜好坏的标准就是家人能否接受,关键是看两个孙子是否喜欢吃。结果毫无悬念,仅仅能简单炒菜的我被淘汰了。
既然当不了主角,我就主动做好配角。买、洗、切,我都积极参与其中,尽最大努力地帮忙。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对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过程中,我发现餐后的清洗保洁也是件费时的家务活,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都因“脏”而内心排斥,以前大都也是爱人在做。现在,我就主动揽过了这项家务活,从餐桌的整理到碗筷的清洗,从厨房的卫生打扫到炊具餐具的归类摆放,我做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久而久之,餐后的清洗保洁整理就成为我承担的主要家务活。做得虽然辛苦,却让我体会到了爱人的不易。以前上班无论在哪个岗位,可以说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下班回家总觉得饭来张口、家里整洁都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才知道,这背后需付出多少时间和心血才能换得。想不通,爱人既要上班又要做家务,那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现在,准备早餐、刷锅洗碗已成为了我的“专业”。与此同时,我还尽可能地去做其他家务:买菜、洗衣、拖地,目的很明确,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家人一道共同经营一个温暖和睦的家。
03.带孩子,重养轻育
退休后帮儿女带孩子,想必是我们这一代人退休生活“标配”。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更是家庭的希望,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养轻育,所谓“养”,简言之,就是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照顾;而“育”,在这里我姑且将它定义为文化知识学习的辅导。
说来惭愧,记得儿子小时候,由于整天忙于工作,我对他的教育也并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现在有了带孙子的机会,就想借此好好弥补弥补。孙子从小都由我爱人帮着带,半夜换尿布、喂奶、哄睡等“艰难时刻”的酸甜苦辣我并未尝过。
现在,大孙子已上小学三年级,每天主要由我来接送。记得有一次接回家后,儿子儿媳还未下班,孙子让我帮他听写。开始还算顺利,可到后面孙子就不高兴了,因为我前鼻音、后鼻音不分,害得他好几次都听不懂。
除了拼音,语文其他作业我还凑合着能辅导他,而数学作业我就不那么顺手了。特别是口算,作业要求计时,考查学生在一分钟内能完成多少道题。开始我也信心十足,可三五道题下来我就跟不上孙子的速度。他已快速说出了得数,我还在心里慢慢地计算,急得他哭了起来。为避免这个尴尬,后来就想了个笨办法,就是利用他做其他作业时,我把数学题先做一遍。可即便这样,我还是碰到了数学应用题做不来的情况。至于英语作业,我则干脆主动放弃“辅导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给自己带孩子“重养轻育”的定位。悉心照顾两个孙子的衣食住行,就成为我们带孩子的重点,尽可能地帮助儿子儿媳减轻这方面的压力。而小孩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辅导,就以他们自己为主。这不是我不愿承担,恰恰是因为我不称职。当然,小孩的学习我还是十分关注的,不过只是“配角”而已。当孙子有需要时,我还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儿子儿媳出差或加班时,我这个“替补”队员还是要“上场”的。
当然,所谓的“重养轻育”只是为了说明侧重点罢了,养与育根本不可能人为地分开,养中有育,育中有养,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家庭因孩子而完整,生活因孩子而丰富。作为长辈,应当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用心呵护他们的成长,让家庭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温暖港湾。
04.朋友圈,主动联络
要主动找人玩,退休不久爱人就提醒过我。开始我还不十分在意,慢慢地就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也认同了她的看法。主动联络,意思就是退休后不要封闭自己,而是主动与亲人、朋友多联系、多来往。
退休,意味着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往日由工作而带来的日常社交也就日渐减少。时间久了,就容易感到孤独。主动联系朋友,可以保持情感上的连接。朋友间的交流能带来温暖和支持,帮助自己度过退休初期的适应期。
这里的关键词是“主动”,主动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体现了主动方对友谊的重视,以及本人积极维护关系的意愿。主动联系朋友,在增进双方之间感情的同时,更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温暖。值得注意的是,主动的对象也要有选择,简单说就是对得上眼的。当然,选择肯定也是双向的,就像谈恋爱必须你情我愿。
其实,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根本就不需要“主动联络”。可于我而言,只因本人性格内向、生性喜静的缘故,平时很少主动与人联络。目前我已参与了三个群,一个是老乡群,一个是邻里群,一个是同学群。前两个群人员均为二十多人,以家庭为单位参与,集中活动时间大都为每半个月一次,活动内容则以打牌闲聊、吃饭喝酒为主,随性轻松,自娱自乐。同学群,因相距较远,活动暂定为每年一次。三个群,还时不时地有小范围的临时活动,结果出现时间相冲突的“怪事”,有时忙碌起来甚至产不亚于在职时的状态。
主动联系朋友,能让退休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快乐。岁月如梭,转眼跨过了花甲之年,朋友的友谊显得弥足珍贵。老朋友之间不妨多多的联系,一起回忆往昔,聊聊现在,谈谈未来。不仅是对过往情谊的延续,更是开启退休新生活的积极方式。
05.勤学习,永葆活力
活到老,学到老。退休后的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老年人退休后注重学习,不仅能充实生活,还能保持思维活跃,延缓衰老,有利于身心健康,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感。
学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什么的问题。上世纪的十年”文革”,制约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求学之路。虽然恢复高考后赶上了“班车”,但我仍是一名“先天不足”的大学生,最遗憾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没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所以对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我都非常的佩服。为弥补缺憾,退休后,我与几个同学建了一个小群,下载了“知米背单词”软件,重新踏上了学英语之路。也未定高远的目标,重在享受学习的过程,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对新知识、新技能持开放的态度,保持着一颗好奇心,这是我们老年人与时俱进、适应新生活的有效方式。记得当年机关部门推广无纸化办公时,学会电脑打字,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关。拼音、五笔、手写是汉字的三大输入法,也不知什么原因,不少人都抗拒“汉字五笔输入法”,觉得难学。当时教育局也帮我配了手写工具,可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我,不知哪根筋搭牢了,铁了心认定要学“五笔”。在花了一周时间强记了五笔输入口诀后,就毅然上机练习,边背边练,边练边背,终于在两个月后达到基本熟练的水平。虽然现在口诀我也不一定能背出,但熟能生巧,打字已基本没有问题了。
上世纪末,江山的机关部门倡导无纸化办公,回想一下,现在芝麻群的许多人那时在用电脑方面走在了前列。今天,在“DeepSeek”的学习应用上,芝麻群诸君又一次开了风气之先。作为群中一员我也不敢懈怠,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早早买上了学习教材,不指望学得如何好,熟悉了解知其一二足矣。
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老年人应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无论是学习一门新语言,还是尝试一项新技能,不仅能让老年人享受到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还能让他们体会到生活新鲜感、充实感,永葆活力,活出精彩。
来源:正能量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