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学的日子总是带着一种既熟悉又微微陌生的气息,走廊里新书的纸香、食堂里带着几分笨拙的重逢问候、宿舍里有人把暑假的私人物品一件件铺展开来,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折好了放回抽屉。这样的日子里,有人在重新安放自己的节奏,也有人在默默整理着内心的期待与顾虑。窗外的叶子开始泛
□江黄安(浙江传媒学院)
开学的日子总是带着一种既熟悉又微微陌生的气息,走廊里新书的纸香、食堂里带着几分笨拙的重逢问候、宿舍里有人把暑假的私人物品一件件铺展开来,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折好了放回抽屉。这样的日子里,有人在重新安放自己的节奏,也有人在默默整理着内心的期待与顾虑。窗外的叶子开始泛黄,教室里的钟声在午后的光里敲得格外柔和,像是在提醒每一个刚步入或回到校园的人:新的章回,已然翻开。
今年的开学,不再只是关于课表和选修课的讨论,还有许多年轻人在心里轻声问着一个更大的问题:未来会怎样?工作在哪里?城市是否会接受我?这些关于前路的疑问,与校园里温热的日常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既现实又温柔的张力。
先给新生分享一些心得。允许自己有不确定,刚入学的那段时间,大多数人都在适应——新的城市、新的作息、新的社交规则。你会遇到兴奋,也会遇到害怕,这是正常的。别把周围看起来“很有主见”的人当成衡量自己的尺子,他们同样在摸索。给自己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宽限,试着把“我该马上决定未来”换成“我愿意慢慢认识自己”。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人既有对未知的担忧,也有不可小觑的好奇与坚韧。他们会在深夜里对着简历轻声修改,也会在周末的社团活动中笑得畅快,哪怕笑声里夹杂着微微的紧张。
在这样的季节里,最触动人的往往不是宏大的结论,而是生活里的细碎瞬间。图书馆门口,两个陌生专业的同学因为一本参考书而搭起了话头;宿舍里有人把家里带来的小点心分给熬夜写报告的室友;校园广播里播放着某首老歌,一群同学在篮球场边跟着哼出少年时的节拍。这样的温情不喧哗,也不张扬,它像是一条看不见的线,悄悄把每天的焦虑拉回到可以握住的范围里。
大学是一个试验场,也是一个收藏故事的地方。你可以选修一门看似无关紧要的课程,因为它会让你遇见新的想法;你可以加入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兴趣小组,因为那会让你遇见新的朋友;你可以去听一场讲座,因为也许某句话会在未来某天照亮你的选择。很多“意外的收获”都来自于一次简单的好奇心。
家与友情同样重要。离开家的日子里,别把与父母的联系当成负担。偶尔给家里发张照片、打一通电话,或者发一段简短的语音,都会让彼此安心。朋友之间,不需要事事沉重,能一起笑、一同分享一碗夜宵,这些平凡的瞬间会在未来成为温暖回忆的材料。
在新学期里,给自己定一些小目标,而不是把目标设太大以至于无法触及。比如:这个月读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每周去图书馆三次、尝试和一位不同学院的同学聊天。把目标写下来,偶尔看看自己的进展。完成一件小事时,别吝啬对自己的肯定——庆祝不需要隆重,也可以是一杯好喝的奶茶或一个小小的自我表扬。
开学是一段新的旅程,但它并不要求每个人在初始就找到答案。很多时候,答案是在行走中慢慢浮现的。有人会在课堂上遇见未来的合作者,有人在实验室的一次意外发现里找到兴趣的裂缝,亦有人在图书馆的一个下午重新确认了自己的方向。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那份在不确定中仍愿意继续迈步的意志——它常常比任何一次看似完美的选择更为珍贵。
愿这一个学期带来的是更多温暖的遇见、少一些无谓的焦虑。愿走进校园的每一张面孔,都能在忙碌之余找到能让心头柔软下来的瞬间。一杯热咖啡、一次和朋友的长谈、一段安静的阅读时光。愿所有的选择,无论通向何处,都能被理解为成长的一部分,而非对人的定论。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