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绢一韵,一染千年”,当纯白的布料邂逅天然染料,会晕染出怎样的惊喜?这个暑假,三(4)中队鲲鹏小队的队员们走进四牌楼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的“非遗艺术课堂”,化身“非遗小匠人”,亲手体验了传统扎染技艺的魅力。在一扎一染间,队员们不仅收获了一份独特的创意作品,更在动
“一绢一韵,一染千年”,当纯白的布料邂逅天然染料,会晕染出怎样的惊喜?这个暑假,三(4)中队鲲鹏小队的队员们走进四牌楼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的“非遗艺术课堂”,化身“非遗小匠人”,亲手体验了传统扎染技艺的魅力。在一扎一染间,队员们不仅收获了一份独特的创意作品,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扎染,古称“绞缬jiǎo xié”,是中国民间独特而悠久的染色工艺,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活动伊始,社区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视频展示,向队员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和艺术价值。从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到四川自贡的捆扎技艺,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无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学习了扎染的操作步骤后,孩子们跃跃欲试,开始自己的非遗创作。在社区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用皮筋、夹子、木棍等工具,将白色方巾通过捆扎、夹扎、折叠、缠绕等方式固定成不同形状,再根据自己的创意,用专用染料进行浸染固色。“我要做一朵花!”“我想染出星星的图案!”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扎染“密码”。
染色完成,孩子们小心翼翼解开捆扎绳结,如同开启一份期待已久的礼物。当方巾缓缓展开,教室里接连响起惊喜的欢呼。经过拆线、漂洗后,原本洁白的布料上逐渐呈现出各种美丽的纹样——有的如春日繁花,有的似天边晚霞。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令孩子们直呼“神奇”!
这一方白布,在孩子们手中焕发了新生。用双手触摸文化,用心灵感受传承。指尖下流淌的不仅是斑斓的色彩,更是对文化根脉的触摸。扎染的每一道纹理,都宛如行走的诗篇,在孩子们心田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传承非遗技艺,体验非遗之美”,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体验,更是一次文化的浸润。愿这颗非遗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古老技艺在童真中焕发生机,让非遗文化的星火永续相传。
来源:合拍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