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海事组织(IMO)近日通过了旨在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里程碑式法规,标志着可能很快影响全球超级游艇运营的重大转折。尽管直接影响目前针对商用船舶,但总吨位超过500吨或进行国际航行的超级游艇需为变革做好准备。
国际海事组织(IMO)新出台的排放框架主要针对航运业,但其对未来超级游艇的潜在影响可能极为深远……
国际海事组织(IMO)近日通过了旨在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里程碑式法规,标志着可能很快影响全球超级游艇运营的重大转折。尽管直接影响目前针对商用船舶,但总吨位超过500吨或进行国际航行的超级游艇需为变革做好准备。
这些草案法规于2025年4月举行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3次会议(MEPC 83)上获得批准,引入了强制性全球燃料标准及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定价机制。该法规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通过,并从2027年起强制执行,将成为首个覆盖整个全球行业的排放定价体系。初期将仅适用于5000总吨以上的船舶——这类船舶约占海事排放总量的85%。
尽管目前大多数游艇吨位低于此标准,但国际海事组织的法规历来具有向下扩展趋势,现行《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标准便是一例。以商业形式运营或频繁进行国际航行的游艇可能很快面临港口当局、船旗国和包租客户更严格的审查。
会议闭幕时,IMO秘书长Arsenio Dominguez赞扬了成员国本周展现的合作精神与承诺。他表示:“批准《MARPOL附则VI》修正案草案、强制实施IMO净零框架,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集体行动的又一重大进展,标志着航运业的现代化,并证明IMO正在履行其承诺。若想为成功通过法规创造条件,持续协作、开展对话并倾听各方意见至关重要。”
解读IMO新规核心
该框架围绕两大支柱:全球燃料标准(Global Fuel Standard)和全球经济措施(Global Economic Measure)。燃料标准要求船舶采用从油井到尾流(well-to-wake)的全周期计算方法(涵盖燃料生产至消耗的全过程排放),降低温室气体强度。
经济措施则规定,船舶若超出燃料强度阈值需购买补救性排放单位作为经济处罚;表现优于标准的船舶可获得剩余单位或经济奖励。通过这些机制筹集的资金将注入新设立的IMO净零基金(IMO Net-Zero Fund),用于支持全球海事脱碳项目,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相关计划。
对未来超级游艇的潜在影响
这些措施可能加速游艇制造商与船东转向替代燃料、生物燃料、混合动力系统及先进能效技术的进程。部分领先船厂与游艇运营商正战略性地投资绿色技术,以确保其项目符合即将到来的监管变化。
IMO推出的经济激励与惩罚机制或将影响投资决策、改装策略以及船东、船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实践可能成为决定包租吸引力、转售价值与港口准入的关键因素。
变革已至
IMO净零框架预计将于2025年10月正式通过,2027年开始实施。对于面临多年建造周期的游艇制造商和投资大规模改装的船东而言,这一时间表比表面看来更为紧迫。
此进展突显出一个重大转变:环境考量正迅速成为超级游艇行业不可回避的要求。与其坐等合规强制实施,当下的主动应对或许是战略性且最终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对于一个以创新为荣的行业,谁能最早且最有效地适应IMO新规,将成为值得关注的焦点。
来源:船艇资讯一点号